早在原始社會晚期(新石器時代),雙溝一帶即有人類居住,屬古蠻人氏族部落。
夏、商、周時代,雙溝系豫州之域,屬鄧侯國管轄。
春秋戰國時期,系楚國屬地。
秦統一后,雙溝歸南陽郡蔡陽縣管轄。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雙溝與蔡陽縣一道劃歸襄陽郡轄。
西晉時期(265-316),雙溝屬義陽郡蔡陽縣所轄。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京兆郡的池陽縣僑置于雙溝,此后的百年間,雙溝為池陽縣城,歸京兆郡所轄。
西魏恭帝元年(554),魏師攻取襄陽并統治襄陽一帶后,池陽還歸故土,雙溝恢復原名。
隨煬帝大業初年(605),雙溝劃歸蔡陽縣,屬春陵郡,不久劃歸襄陽郡安養縣所轄。
唐、五代時期,雙溝屬襄州鄧城縣所轄。
北宋時為襄陽府鄧城縣所轄。
南宋紹興五年(1135),鄧城縣并入襄陽縣,雙溝遂歸襄陽府襄陽縣所轄。
元代雙溝為河南省襄陽路襄陽縣所轄。
明代,雙溝為附里,設巡檢司署;宣統年間(1909)改稱第八區;1930年為第五區,設區署;1949年1月改稱第七區;1951年1月雙溝區轄15個鄉,雙溝鎮從第七區劃出設立縣轄鎮;1953年4月第七區改稱第十一區;1958年9月撤區建鄉(社)稱雙溝鄉(躍進人民公社),撤銷雙溝鎮,并入躍進人民公社;1961年6月撤社建區,復稱雙溝區,雙溝鎮從雙溝區劃出;1975年11月改稱雙溝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稱雙溝區;1985年5月雙溝區、鎮合并為雙溝鎮。
2001年底,襄陽縣改稱襄陽區,雙溝鎮遂歸襄樊市襄陽區管轄,2010年12月2日,襄陽區更名為襄州區,雙溝鎮歸襄陽市襄州區管轄,該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