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邏始名于三國,《弘治·黃州府志》載時稱“陽邏堡”;1949年,陽邏為新洲縣第十二區,陽邏鎮為區轄鎮。
1953年陽邏鎮改為新洲縣直轄鎮,轄6個居民委員會。
1956年成立陽邏人民公社,社轄鄉,鄉轄大隊。
1975年,全縣撤區并社,陽邏分設陽邏、金臺兩個人民公社,撤銷鄉建制,置管理區。
1984年1月,陽邏人民公社與金臺人民公社合并成立陽邏區,下轄金臺、毛集、武湖、施崗、余集5個管理區,管理區下轄大隊,原陽邏公社高潮管理區劃歸陽邏鎮。
1986年1月,陽邏鎮與陽邏區合并,稱陽邏鎮,下轄金臺、毛集、施崗、余集、武湖、高潮6個管理區和一個街道,管理區下轄的大隊改名為村。
1986年10月,拆出金臺、毛集兩個管理區,成立金臺鎮,1998年,新洲撤縣設區后,改陽邏鎮為陽邏街道,2001年8月,再次合并金臺、陽邏,成立陽邏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