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鎮域屬大冶縣章山里道士洑。
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三月,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孫荊憲王朱瞻堈自江西建昌府遷居蘄州,沿江牯牛洲及江北散花洲等處圈為荊王府食地;因此,沿至清代及民國時期,牯牛洲等地屬蘄春縣永福鄉(城南鄉)所轄,道士洑等地及章山地區屬大冶縣永豐鄉(下章鄉)所轄。
1949年5月,屬石灰窯工業特區石灰窯鎮、下章鄉;10月,石灰窯工業特區更名為大冶工礦特區。
1950年7月,牯牛洲等沿江地域正式從蘄春縣城南鄉劃歸大冶工礦特區;8月21日,正式建立省轄黃石市;9月,河口及章山地區劃屬大冶縣第二區,各設立石龍、二港、河口和章山、學堂、朝班三鄉;西塞山鄉屬黃石市石灰窯鎮。
1952年,西塞山鄉改屬黃石市郊區。
1954年,西塞山鄉劃歸石灰窯鎮。
1955年,西塞山鄉成立聯盟社,復改屬郊區;河口、章山地區合并原設鄉建置,成立河口、章山二鄉,屬大冶縣湖山區。
河口及章山地區,1956年5月屬大冶縣第四指導組,1957年5月屬湖山指導組。
1958年,成立河口公社、章山公社;10月,成立西塞山鄉前進蔬菜合作社,劃歸黃思灣街道辦事處。
1960年春,設置冶鋼人民公社西塞管理區。
1962年,改設黃思灣人民公社西塞山鄉,河口、章山屬大冶縣湖山區。
1971年改設西塞山人民公社,仍屬郊區。
1975年,河口、章山合并為河口公社。
1979年10月,西塞山人民公社復劃歸石灰窯區。
1984年,河口公社改稱四顧閘鎮,西塞山人民公社改稱西塞山鄉。
1993年11月,四顧閘鎮改稱河口鎮。
1994年12月20日,經省政府批準,河口鎮從大冶市劃歸黃石市石灰窯區管轄。
2001年4月,撤銷西塞山鄉,設置西塞街道。
2001年10月,石灰窯區改稱西塞山區。
2013年10月,河口鎮章山地區6個建制村由黃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托管。
2014年4月,西塞街道并入河口鎮,屬西塞山區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