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謎語村青林寺
“有水能使清江清,樹疊羅漢綠蔭蔭。侍從旁邊無人問,宜都境內不用尋”。青林寺,位于宜都市高壩洲鎮境內,系湖北清江高壩洲水電工程主要淹沒區,具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獨特自然風貌。全村幅員面積9.1平方公里,4個村民小組,284戶,969人。因長江、清江“兩江”匯聚,漢族、土家民族雜居,文化底蘊雄厚,是巴楚文化交界之地。
風景宜人青林寺。青林寺位于清江天龍灣風景區中心位置,東望荊楚大地,南接武陵余脈,與正在開發建設的三峽世界非物質遺產博覽園、國際高爾夫球場、世界鱘魚博覽園等旅游風景區相連。村內半島環湖,千頃碧波蕩漾,萬壑群山溢翠,橘園遍布,飛鳥嬉戲,天人趣融而和諧。
歷史悠久青林寺。早在盛唐時期,因武則天崇佛,這里建有古剎,是全國100座官辦寺廟之一。相傳詩人李白被貶出京,游歷江湖曾小棲這里,故又名游士坡。宋代文豪蘇軾奉旨督學江南,路巡該寺遇住持了空法師。法師吟聯:“誦經誦佛誦圣人,緣逢東坡才子!”蘇軾當即回應:“青山青水青林寺,幸會了空大師!”“青林寺”故而得名。
“水陸要沖”青林寺。青林寺為連接長江清江的陸上通道,自古建有驛道。三國時期,該村營盤垴相傳為“夷陵之戰”陸遜屯兵之地;宋初,青林寺作為施南官道,自古就是古代巴人與漢族商貿往來的重要門戶;明清時期,青林寺住戶達200余,集鎮群居者近千人。隨后,這里成為較為繁華的貨運碼頭,販夫走卒、官人商賈在此經過歇息,喝茶言笑、小吃劃拳、猜謎射謎等,漸為村民吸收濃縮,加上古剎青林寺的感召,使得這里小小的三里集鎮竟成為人文匯粹之地。
人杰地靈青林寺。因多元文化積淀“發酵”,這里歷代敷衍出無數富有智慧的名人雅士。新中國成立后,央視“百家講壇”學者易中天的恩師、當代《文心雕龍》研究首席大師吳柏林,斯大林獎章榮獲者、云南大學教授廖貴仁,導彈射程博士駱志明,外交官郭學珍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均出自這一村落。如今,這里己是群星薈萃,每百人中就有一名國家級、省級文藝家協會會員。丁開清、趙興壽等眾多本土民間藝術家,正潛心挖掘并竭力傳承地方文化,近年來先后出版《青林寺傳統謎語選》、《青林寺謎歌選》等10余部專著,整理出各類謎語、謎歌達8000余則。央視«小崔說事»、香港陽光衛視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
“謎人”奇村青林寺。在這彈丸村落,上至九十九下至能開口,人人愛制謎,個個會猜謎;還有眾多村民愛唱謎歌。正因奇妙無比,一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自然村莊,才不斷引來我國民間文學泰斗、中國民協名譽主席賈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中方顧問、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中國民協-書記楊亮才,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民間文學博導劉守華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前來考察,長期研究指導。
隨著地方經濟社會迅猛發展,青林寺已如出門“閨秀”為越來越多的民眾所熟識。2003年,青林寺村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授予“中國謎語村”稱號,2006年“青林寺謎語”被納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半月談》雜志、新華網等國內外傳媒,競相報道了這一沖擊力強大的中華人文奇觀。“青林寺”正成為鄂西南地區一道文化勝景,正成為湖北宜都市一張文化旅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