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村位于鴉鵲嶺鎮西南部,東與枝江市安福寺鎮和平村接壤,南與長湖村交界,西與牧童村毗鄰,北與五龍村相交,地勢屬土丘、沖崗、田園、林地,座落有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雖有梅黃公路沿村而過,但交通不很便利,屬較偏辟山村。
新中國成立前,長壽屬高前鄉第八保管區。新中國成立,初為長壽村,1952年9月撤村改為長壽鄉,1954年3月以長壽鄉為單位成立多個互助組。1956年10月長壽鄉并入新場鄉,成為高九社和高十社(方沖九社,長壽十社)兩個高級合作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建立長壽、方沖大隊,下設6個生產小隊。1959年3月為長壽管理區九中隊和十中隊,1961年4月后逐步將數名改為地方名,為方沖、長壽兩個大隊。1984年9月在“政社分設”及換屆選舉中,將大隊管委會更名為村民委員會。2003年3月村組調整,長壽與方沖合并為長壽村,下設4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組。村委會駐地于董家新屋,距鎮政府13公里,全村版圖面積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49畝,村民551戶,1887人。2005年糧食總產2049噸,油料總產312噸,生豬出欄5820頭,柑桔總產1360噸,經濟總收入2019萬元。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按照“畈、洼、平地造高產糧田,榜、旱、坡地建優質果園,輸勞務工增經濟收入,引進外資求環境改變”的總體思路,一步一個腳印的帶領村民往前走,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村民奔小康打下基礎。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利用本村資源,引進外資。促進了本村環境的改變,以方沖水庫水資源的優勢,引進猇亭老板來村投資,成立長泰有限公司,建場立業,建起了以豬魚配套的養殖場,年生豬出欄1500頭,培育良種母豬近百頭,年產鮮魚100噸;利用林場500余畝的荒坡地,引進外資50萬元的租賃賣斷投資,成立新昌實業股份公司,改造荒山300余畝,建風景觀賞林木基地,現已各類觀賞花木成片,并帶動了周邊村民精心培植觀賞花草林木生產,取得了相應經濟效益。多經發展大突破,2005年列入夷陵區多經開發整體推進示范村之一,開發多經基地2300畝,外輸務工勞力100人,年增收80萬元以上。村基礎設施建設大發展,電力設施、廣播電信從無到有,從差到優,極大滿足了村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塘、堰、渠、溝進一步維修改善,部分塘堰加固水泥護坡,村組公路維修提檔升級,水泥公路硬化逐步實施。
村民物資文化生活大提高,高檔家電到戶可見,機動車戶平一輛以上(含摩托車)。義務教育普及,衛生醫療健康發展,社會保障,穩定工作扎實無虛,計劃生育合格率100%,精神文明建設常抓不懈。通過樹典型、立樣板,2005年評出“十星級”文明戶25戶,“五好家庭”100戶,“好媳婦”15個,“好妯娌”28對,“好鄰居”54對,現正竭力營造經濟快發展,社會保穩定,精神講文明的和諧社會新風尚。
村“兩委”班子成員:趙文榮 村支部書記兼主任
翟秀剛 村治保調解委員
趙文華 村財經委員
黃于萍 村婦女計生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