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村位于金井鎮中心,占地6.1平方公里,轄22個組,629戶,2391人,是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也是城鄉一體化試點村.我們遵循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以“興產業、強基礎,構建宜居宜業金龍;講文明、展新貌,打造民富民安新村”為奮斗目標,按照六個集中的思想,進行新農村建設。
一是產業集中發展。在我們金龍村村域范圍內有金龍鑄造集團、金井茶廠,裳海迪瑞特制革服裝有限公司、中南電爐廠、隆平高科蔬菜產業有限公司,這些企業年產值突破10億元,為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土地集中流轉。依托茶葉、優質稻、蔬菜三大產業,已實現山地流轉2291畝,耕地流轉1700多畝,為構建兩型村莊集約節約土地資源,發展現代農業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宋海晏書記有三句非常有名的話即“失地不失權”指土地的流轉只是土地經營權的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仍然是掌握在失地農民手中;”失地不失利“就是失地農民每年度每畝可以得到7擔晚谷時價的租金,與自己耕種的收入所得持平或有盈余;”失地不失業“就是失地農民可以優先安排到企業當產業工人,或全身心外出打工,還可以發展種植業。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保護農民的權益,最終實現農業增效、產業升級、農民增收。
三是村民集中居住。2010年自被確認為長沙市城鄉一體化試點村以來,金龍村搶抓機遇、因地制宜,創新亮點,按照一區、兩線、0、四園、五片的格局,打造秀美金龍。一區指以村部為中心形成集政治、經濟、文化于一體的功能齊全的公共活動中心區。二線:指圍繞村內主要景觀及特色產業形成兩條參觀線路。0:露澤園農莊——利用周邊幾千畝生態有機茶園,拓展招商渠道,引進外來投資者,打造集賞茶、品茶,體驗茶生活為一體的生態旅游中心;蔬菜人家——村域東南部,約兩百畝,借助隆平高科1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打造集住宿、活動會所于一體的接待中心;崇陽山莊——約三百畝,該區域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打造老年人休閑活動中心為主。四園即高標準無公害蔬菜園,生態有機茶園,高檔優質稻園,生態體驗園。五片:為村域內主要的農民小康居民點,形成“江南秀美村莊”簡潔素雅風格:蓮花片、田里片、花園片主要以改建整治為主,金開片以新建和改建相結合,石碧湖片以新建為主。截至目前,已實現了278戶民居的穿衣戴帽改造工程,其中在集中居住片區拆舊重建56戶,以獎代投20戶,提質改造202戶。啟動了石碧湖片區、金開片區的新建片區48戶的建設工程,新建戶預計在今年年底可以順利入住。政府財政資金投入900萬,農戶自籌資金達1140萬元。節約集約土地資源33畝。
四是環境集中治理。根據金龍村村情,按照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重心,金龍村設畜禽養殖治理小組、河道維護清理小組、四邊環境治理小組、環保綠化小組以及督察檢查小組等五個實施小組,我們村有常年保潔員5人,每天分路段進行衛生保潔,常年衛生檢查員22人,每月入農戶家按照3張條子管衛生制度入戶檢查衛生。設有專人、各司其職,把環保工作落到實處。
五是社會事務的集中管理。我們宋書記根據自己十多年基層工作的積累和經驗,把村級工作劃分為五十大項。五十大項工作,支村兩委各司其責,又相互配合。實行周一至周五上班制,周末輪班制,村部天天有人,方便百姓。
六是資本集中下鄉。金龍村的新農村建設能取得今天的成果也離不開各級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城鄉一體化項目政府財政資金投入900萬,為全村的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