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湖南省 > 懷化市 > 麻陽縣

懷化市麻陽縣歷史沿革

[移動版]

麻陽有苗疆前哨之說。

火車站一帶出土大量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石器證實,遠古時代,即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屬地。

秦為黔中郡地。

漢為武陵郡地。

麻陽因戍(商代一種鎮守邊地之官,其所駐之防地營寨亦稱戍而名。

南朝陳天嘉三年,朝廷在麻口高村東23.5千米的太平溪與錦江交匯處屯兵置戍。

麻口俗稱麻潭,又因戍址位于錦江北邊,故名麻陽水北為陽戍。

唐武德三年置麻陽縣,隸辰州。

麻陽縣名一直沿用至今。

1988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實現民族區域自治,改稱麻陽苗族自治縣,行政區劃未變,隸懷化地區行署。

1998年,地改市,逐屬懷化市。

麻陽人民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

漢代,世居苗民積極參加苗族首領相單程領導的五溪人民反抗漢王朝種族歧視和奴役的起義斗爭。

南北朝時期,麻陽戍的駐軍肆意欺壓和掠奪,苗民舉行多次反抗和斗爭。

元代,苗民不堪種族歧視,黃伏一、黃元戳先后聚集數千人舉行武裝起義,兩次攻克縣城,火燒縣衙兵營。

明萬歷五年,大爺溪苗民金道侶、石黑炭舉行武裝暴動,攻占縣城,遭到參將鄧子龍殘酷鎮壓。

清乾隆六十年到嘉慶十一年,湘黔邊區苗民聯合舉行乾嘉大起義,鋒芒直指清王朝,麻陽龍老七、龍老亥發動苗漢人民組織配合義軍攻克鎮竿營,繼而克高村、爛泥、九曲灣、浦市。

1911年,當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勝利消息傳到麻陽時,縣城高等小學堂堂長劉哲卿等最早率師生反正,樹旗擁護。

1919年,“五.四”運動后,麻陽一批青年受新文化思想熏陶,紛紛外出求學,尋求救國救民之道。

1921年秋,到長沙自修大學求學的陳佑魁,經毛澤東、何叔衡等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湘西地區第一個中共黨員。

隨后,滕代遠、孫家信、龍漢魁、龍淑、田湘、黃晦安、滕代順、舒達楨、滕英齋等去長沙、上海、北平、常德等地求學,并先后入黨入團。

1924年,陳佑魁為了聯合麻陽學子共同改造麻陽,喚起麻陽民眾投身革命洪流,組成麻陽新民社,并創辦《錦江潮》刊物,為馬克思主義在麻陽傳播、發展黨組織作輿論準備。

1924年8月,共產黨員孫家信受中共湖南區委派遣,回到麻陽錦和發展黨組織;12月,正式成立中共麻陽特別支部,直屬中共湘區委員會領導。

麻陽特別支部是湖南最早的縣級中共特別支部之一。

自此,麻陽革命翻開嶄新的一頁。

1924年到1929年初,麻陽人民革命運動經歷從建立中共麻陽特支到中共麻陽縣委,從組建農民自衛軍到討竿軍司令部,從占領縣城到建立西晃山根據地,從建立農民協會、工會到建立麻陽縣人民委員會等艱難曲折的過程。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洪流中,培育、鍛煉、成長一大批無產階級先鋒戰士,早期發起、領導麻陽革命的陳佑魁,成為大革命時期中共湖南區委委員、省委組織部長、湘南特委書記;滕代遠,領導并發動平江起義,成為紅軍創始人之一、共和國首任鐵道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留在麻陽堅持革命的共產黨員,則前赴后繼,舍生忘死,有的英勇起義,有的血染沙場,為麻陽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現已查清并追認為烈士的有140多人。

1949年9月29日,麻陽解放。

麻陽人民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繼承和發揚前輩的革命精神,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齊心協力,奮力拼搏,開拓創新,取得了巨大成就。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色字幕网站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白丝袜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 永久国产盗摄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