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石器時代涂家臺遺址發(fā)現(xiàn)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隨后經(jīng)過了1994年的重點調(diào)查,1999年的考古發(fā)掘,并于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位于益陽市南縣南洲鎮(zhèn)大郎城村東部一不規(guī)則的臺地上,臺地高出周邊稻田約1~1.5米。遺址往北200米處有2處直徑三四十米、高4米余的土崗,當?shù)厝朔Q炮臺,1986年,益陽地區(qū)博物館曾在此發(fā)掘戰(zhàn)國墓1座。涂家臺遺址是洞庭湖區(qū)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存,在洞庭湖區(qū)新石器時代發(fā)展過程中至關重要,上承距今8000余年的彭頭山文化,下接距今7000余年的皂市下層文化時期,是解決彭頭山至皂市下層文化相互連接的重要遺址。距今約6800年的湯家崗文化前期的某些文化因素在該遺
段德昌烈士紀念碑時代:1983年地址:南縣南洲鎮(zhèn)德昌公園簡介:段德昌,字?。柣辏夏峡h人。全國三十三位軍事家之一。1904年8月19日生。1924年參加革命,1925年夏領導南縣雪恥會斗爭,同年9月入黨,繼入革埔軍校學習,翌年6月畢業(yè)于中央政治講習班,爾后任北伐軍師政治部主任。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歷任公安縣委書記,鄂西特委委員、紅軍師長、軍長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zhí)行委員等職,是洪湖蘇區(qū)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并為創(chuàng)建整個湘鄂西革命武裝和根據(jù)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勛。1933年5月1日遭左傾路線破孩,犧牲于湖北巴東縣金果坪。段德昌烈士紀念碑位于南縣南洲鎮(zhèn)德昌公園。1983年5月1日修建,1995年7月1日重建。碑高19.95米,為
盧保山遺址地址:南縣南洲鎮(zhèn)丁家城村類型:古遺址時代:新石器—商代保護范圍:東至733電臺圍墻,南至8組盧光明住宅,西至14組盧國軍住宅,北至8組居民線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20米公布日期:2011年6月21日
赤松亭遺址位于南縣縣城東堤北隅。原名赤沙亭。相傳漢代張良晚年掛冠出家,一度在此筑臺“煉丹”。赤松亭建于7m平臺之上,四面環(huán)水,為洞庭湖區(qū)一大景觀。解放后,因缺乏管理,亭內(nèi)原有塑像及法器等大部被毀,寺房亦為機關所占,現(xiàn)僅存殘貌。
花甲湖遺址地址: 南縣南洲鎮(zhèn)類型: 古遺址時代: 商代保護范圍: 以遺址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 以保護范圍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 南政發(fā)﹝1989﹞34號1989年11月
桂花園遺址地址: 南縣南洲鎮(zhèn)類型: 古遺址時代: 新石器保護范圍: 以遺址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 以保護范圍之外,四向各延伸60米公布日期: 南政發(fā)﹝1982﹞77號1982年8月
南縣烈士墓位于南縣城東南九都山鄉(xiāng),距縣城3km。為南縣人民緬懷大革命時期犧牲的陳靖宇、周翔、解放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岳普生等4位烈士而修建。墓前有青石碑銘,墓周砌有欄墻,墓門裝有紅色火炬,象征革命烈火是撲不滅的。
彭德懷駐軍舊址位于南洲鎮(zhèn)東堤尾社區(qū)(原煤炭廠廠址),年代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南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向南10米、向北01米、向東10米、向西10米。建設控制地帶:向南15米、向北15米、向東15米、向西15米。
南縣盤龍石刻位于南洲鎮(zhèn)東堤尾社區(qū)學宮路124號,年代為清代。為南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向南5米、向北5米、向東5米、向西5米。建設控制地帶:向南5米、向北5米、向東5米、向西5米。
南山村遺址位于南洲鎮(zhèn)南山村17組,年代為新石器時代。為南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向南15米、向北15米、向東15米、向西15米。建設控制地帶:向南15米、向北15米、向東15米、向西15米。
炮臺墓群地址: 南縣南洲鎮(zhèn)類型: 古遺址時代: 東周保護范圍: 以墓群為中心,四向名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 以保護范圍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 南政發(fā)﹝1989﹞34號989年11月
竹山里遺址地址: 南縣南洲鎮(zhèn)類型: 古遺址時代: 東周保護范圍: 以遺址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 以保護范圍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 南政發(fā)﹝1989﹞34號198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