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鄉名由來
早年,空殼樹原名竹園坪,后因坪中長有一株直徑2米的空心大樹,故改名空殼樹。
二、建制情況及人口規模
新中國成立前系大泉鄉, 1952年屬陳家坪鄉,1958年屬燎原人民公社范圍,1961年成立空殼樹、走馬坪、汩湖三個人民公社,1984恢復鄉建制,1995年空殼樹鄉并入瑞塔鋪白族鄉,1998年,區劃調整恢復原鄉建制。2016年區劃調整原轄14個村合并為空軍、陳家坪、湯溪峪、虎形、龍虎山、蓮花臺、白馬泉、羅家坪、八斗橋共9個行政村,共13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552戶,總人口15785人。有土家族、白族、苗族、漢族4個民族,其中土家族占80%。
三、情況概述
全鄉總面積68.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97畝,其中水田6688畝,旱地2409畝,林地71000余畝。空殼樹鄉盛產煙葉、油茶、蔬菜、藥材等農業產業。煤的蘊藏量較為豐富,有團結煤礦、石家灣采石場。畜牧業以娃娃魚、野豬、豪豬等為主。傳統加工農產品有臘肉、野豬肉、香腸等。
四、區位交通
空殼樹鄉位于桑植縣東部,鄉政府駐地空軍村桂花組。距縣城16公里、張桑高速10公里,東與走馬坪白族鄉相鄰,西與瑞塔鋪鎮毗連,北與馬合口白族鄉、芙蓉橋白族鄉接壤,南與武陵源區中湖鄉、天子山鎮交界。S305桑慈公路干線貫穿全境,連接正在建設中的天子山至竹葉坪、瑞塔鋪至中湖兩條旅游公路,臨近武陵源核心景區,連通劉洪景區,突顯張家界西線旅游的戰略區位優勢,交通十分便利,是泛張家界旅游圈的重要連接點。
五、旅游資源
空殼樹鄉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紅色優勢、區位優勢,根據我縣全域旅游發展形勢,能很好地發揮“旅游+”功能,精準定位布局,努力打造出“紅色教育基地、溫泉療養圣地、休閑農業、蜜源花海勝地”等旅游精品。目前有弘揚革命精神的紅色教育基地——“賀龍單槍會陳黑”廊橋遺址,有“炎液暄波能愈疾”美譽的湯溪峪溫泉療養圣地,有垂釣休閑、體驗農業、品嘗四季果蔬的金土地“生態莊園”,有觀彼岸花海、避暑修心的龍喬花海農莊等紅色與自然生態體驗旅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