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村位于海門工業園區中北部,全村3879人。200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11744元,中高效田塊占總耕地面積的72%,村營收入8萬元,實現經濟總收入12.16億元。200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高達12800元,近幾年來,太陽村先后被評為海門市文明村、鎮基層黨組織先進單位和農村工作先進單位。
太陽村采取引進項目、招聘能人等多種措施,加強農業設施栽培基地建設,村內形成了千畝規模的設施栽培示范區。2007年,南通花晨現代農業園區在太陽村落戶,該項目為國家級重點農業項目,規劃總面積1250畝,首期占地600畝。村黨支部村委會認真做好土地流轉工作,促使項目及時落地。目前,園區形成了葡萄主栽區、優質中藥材和“四青”作物套栽區、精細瓜蔬主栽區、生態休閑區、生態養殖區和科技集中展示區等6大區域。
園區的建立,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實惠,農戶在拿土地租金的同時,還可進區務工。園區不斷擴大基地和公司的影響力,充分發揮輻射功能,帶動周邊村民發展設施栽培,共同開發葡萄等產業,形成強大的優勢產業集群,把園區建成大果園、大菜園、大花園,打造成設施先進、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江蘇省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太陽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圍繞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建筑美化、衛生潔化、河道凈化的建設標準,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里條件好了,在村里的公益事業上,為了改變村容村貌,為了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為了改善交通條件,投資25萬元對村的砂石路和土路進行了全面改造和修建,建成水泥和瀝青路面17.5公里,路兩邊5米內的綠地全部達標。村部和辦公設施一步到位,投資50多萬元新建辦公大樓,添置4.5萬元的辦公設備,購置了2.1萬元的電化教育器,村務公開欄等,村部現有圖書1200冊及訂閱了報刊雜志等刊物,同時狠抓農業結構調整,建立大棚蔬菜種植基地150畝,還被省里確定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現擴種水生作物215畝,水稻產量高達1230畝,促進和提高了生產力。
我們堅信一個民富宜居、平安和諧的太陽村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