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江蘇省 > 淮安市

淮安市歷史沿革

[移動版]

遠古氏族社會時,淮安市境為淮夷、徐夷聚居地。

淮夷的部落首領益率部眾隨大禹治理淮河,被封為伯。

禹的兒子啟繼位六年(前2170)時殺伯益,封其小兒子若木于徐地(今江蘇省徐州、淮安的盱眙和安徽鳳陽一帶),成立徐國。

春秋戰國時期(前486年),吳王夫差開挖了中國大運河最早河段——邗溝(即京杭大運河揚州至淮安區段)。

之后徐國先后被吳、越滅國,至滅國時,存續達1600余年。

亡國后國土最后被楚國兼并。

(資料來源:李白鳳《東夷雜考》;《淮安文學史》)。

秦統一六國,滅楚,在淮安市境置縣邑有淮陰(今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大部分)、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

西漢年間,市境內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淮安市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

東漢分屬下邳國和廣陵郡。

三國屬魏臨淮郡、廣陵郡。

西晉因之。

東晉分廣陵郡置山陽郡治山陽(今淮安區),南朝宋因之。

南齊永明七年(489),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宋泰始二年(549)僑立兗州,治淮陰。

齊名北兗州,曾治盱眙,后復舊。

梁泰清三年(549)入東魏,改北兗州置淮州,又分置淮陰郡。

隋開皇初改淮州為楚州。

十二年移置山陽。

隋大業初廢楚州改屬江都郡。

唐武德初置東楚州。

八年復改楚州。

天寶初為淮陰郡。

乾元初再稱楚州。

南宋端平元年(1234)改淮安州。

元為淮安路。

明清稱淮安府。

明永樂十三年(1415)陳瑄重浚宋故沙河,更名清江浦,并建清江閘,清江浦鎮(今市主城區)由此興起,逐步取代山陽縣為南北交通要沖。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河縣遷治清江浦鎮,亦屬淮安府。

民國元年(1912),廢淮安府留清河縣。

1914年改稱淮陰縣。

1914至1921年為民國政府淮揚道治。

1934年為國民政府淮陰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

1937年民國政府江蘇省政府曾遷此。

1945年,新四軍第一次解放淮陰,建共產黨領導的清江市。

1948年第二次解放,成立兩淮市,旋廢,復稱淮陰縣,屬淮陰專區(專區公署駐沭陽縣)。

1951年復建清江市。

1952年專區公署移駐于此。

1954年清江市改省轄。

1858年清江市和淮陰縣合并稱淮陰市。

1964年市縣分置,仍名清江市。

1970年為淮陰地區行政公署駐地。

1983年撤銷淮陰地區,更名為淮陰市。

2001年更名為淮安市。

2016年,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合并更名為清江浦區,洪澤縣更名為淮安市洪澤區。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sm | 久久午夜福利视频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先锋影音资源影音中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有码在线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