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祖堂社區 | 隸屬:秣陵街道 |
區劃代碼:320115002040 | 代碼前6位:320115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以其轄境在祖堂山前得名。
基本介紹:
祖堂社區座落在谷里街道東部,南與吉山鐵礦相靠,西與谷里箭塘社區相靠,北靠祖堂山、弘覺寺、南唐二陵,東接東善橋集鎮。全社區現有人口1796人,社區轄區面積7.8平方公里,總戶數768戶,共有12個居民小組,街道因300畝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建設需要,對6個村組共計289戶居民進行整體拆遷,共計764人;因繞越公路項目及晨光火攻307工程建設需要,對4個村組內165戶居民進行征地拆遷,共計393人。截止目前,我社區剩余6個居民小組314戶居民未被拆遷,共計639人。2011年,社區擁有固定資產1280萬,村級可支配收入達到了400多萬元,完成稅收368萬,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了15000元。先后獲得“省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祖堂社區入選2020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名單。
文化旅游:
南京岳飛抗金故壘南宋建炎四處(1130年)四月,“兀術趨建康,(岳)飛設伏牛首山待之”。所謂“故壘”,便是岳飛大戰牛首山時留下的遺跡。后來,太平天國與清軍作戰時也曾加以利用。南京岳飛抗金故壘
曾昭燏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祖堂社區祖堂山南麓。曾昭燏,湖南省湘鄉縣(今雙峰縣)人,女,1909年1月27日生于湘鄉縣荷葉鄉萬宜堂一個官宦世家。1935年留學英國,次年獲碩士學位
歷史沿革:
1958年建祖堂大隊。
1982年12月改設祖堂村民委員會。
2003年11月改設祖堂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祖堂社區附近有牛首山文化旅游區、南京明文化村(陽山碑材)、湯山紫清湖旅游區、銀杏湖、臺灣創意農業旅游區、大塘金香草谷等旅游景點,有南京云錦、橫溪西瓜、土橋大米、扶余老醋、香藕、金箔工藝品等特產,有龍燈(丹陽龍燈)、銅山高臺獅子舞、周崗紅木雕刻、南京仿古牙雕、方山裱畫技藝、南京牛首山踏春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