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支祠位于六合區橫梁街道方山村雙井黃,年代為清代。黃氏支祠位于橫梁鎮太平村雙井黃組,是當地黃氏家族清末年橫梁定居時所建。吳氏支祠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一座。吳廳面闊三間10.5米,進深七檁8.2米,面積86.1平方米,兩廂面積為49平方米。總計面積為221.2平方米,目前當地村民正在積極籌款,自己修繕“黃氏支祠”。2023年6月,黃氏支祠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梵天禪寺原名賢云寺,建于梁天監元年(502),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宋治平年間更名梵天禪寺,清咸豐八年(1858)毀于火災,1948年冬重建,共有前殿面闊五間40米,進深五檁8米,硬山頂,占地320平方米。2006年已全部倒塌,僅存部分磚瓦。
清康熙年間,一位陳姓自蘇北洪澤湖來此經商,在村西建石橋一座,并建石門一首似堡,故“陳堡橋”。以橋為中心的是古代儀征六合地區較大的集市,商賈云集,市場繁榮,抗戰時期新四軍大敗日本于陳堡橋的戰斗,寫入新四軍軍史中。
據傳彌陀寺始于宋代,原名彌陀禪寺,后經過戰火毀滅,曾在遺址上建真武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有人將“彌陀禪寺”改后玉匾額找到,又建四間大瓦房,將其代替原寺,直至今日,院內銀杏尚存,香客來寺里燒香,皆在古銀杏樹下。
陳堡橋戰斗遺址位于六合區橫梁街道雨花石村陳堡橋組,年代為民國。2023年6月,陳堡橋戰斗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新篁烈士墓位于新篁鎮鐘林村白龍山,為紀念新四軍犧牲的烈士而立(1972新篁公社革命委員會立),1944年4月17日,我縣新四軍新篁區隊在白龍山伏擊下鄉搶糧的日偽軍百余人斃日軍6人,偽軍十人。我軍也有數人傷亡。此戰斗列入我區抗戰史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