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鎮地處縣西邊陲,屬高亢半山區,西部和南部與安徽省靈壁縣接壤,東部和北部與本縣桃園鎮、慶安鎮、王集鎮毗鄰,2000年,由高集鄉和嵐山鄉合并建鎮。
全鎮總人口7.8萬人,總面積12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11.44萬畝。轄21個行政村,378個村民組,1.79萬農戶。全鎮黨員1934人,共設66個黨支部。我鎮東部為平原,西部為半山區,共有山頭33座,礦產資源豐富。嵐山鎮基礎差,底子薄,包袱重,是個典型的農業大鎮、工業小鎮、經濟弱鎮。
——特色產業逐步形成,農民收入穩中有增。2005年,按照“一穩、二壓、三擴”的工作要求,發展優質棉1萬畝、意楊2萬畝,特色產業初步形成規模;積極扶持培育養雞、養羊專業村及養殖大戶,重點發展山羊生產,全鎮年山羊飼養量突破10萬只。勞動力輸出人數明顯增加,技能培訓和輸出的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勞務輸出成為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點。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全鎮社會總體穩定。 “五件實事”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去年共完成草危房改造690戶,1230名生活困難的農民享受了低保;農村改水投入資金52萬元,新增受益人口800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已超過90%。全面落實了農村部分實行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共有33名符合條件的農村夫婦享受扶助;計劃生育率逐年提高。教育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學!傲泄こ獭比嫱瓿伞at療衛生資源得到進一步整合。目前,全鎮有線電視開通戶數達3000戶。妥善解決信訪問題,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鎮社會秩序整體保持穩定。
——黨的建設不斷加強,黨組織戰斗力得到提高。一是以保持0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全鎮黨員的思想作風和組織作風建設顯著加強。二是圍繞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注重加強鎮村領導班子建設,一批德才兼備的干部被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三是注重黨員的教育、監督和管理,重點做好部分后進村整頓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