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周集鄉地處沭陽縣域東南部,著名的六塘河從其東南流過,南界張圩鄉,西連塘溝鎮,北與馬廠、沂濤兩鎮接壤,東與淮安市、漣水縣隔河相望。境內地勢平坦,區域面積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6萬畝。轄8個村, 2.8萬人口。
周集鄉屬革命老區,人杰地靈,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期間,新四軍淮海軍分區指揮中心就設在周集鄉的小胡莊村,-、陳毅、金明、黃克誠、張愛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在該鄉留下過戰斗的足跡。著名的《淮海報》就在周集鄉誕生。1943年,沭陽縣實驗小學就在謝河村東南莊創辦。
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特色經濟 該鄉在農業經濟發展布局上力爭調統,在結構上力爭調新,在品種上力爭調優,全力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建立一個無公害蘑菇種植基地,共落實面積1.5萬畝,“-”牌無公害蘑菇受到國家認證,特色產業面積2250畝,被山東九發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定為該公司的發展基地。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新增進鎮人口1000人,人口城鎮化率達30.2%;新增樓房面積1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1200平方米。
龍頭企業
天馬工藝品廠:沭陽縣天馬工藝品廠是淮安市漣水縣個體老板張云霞獨資興辦的民營企業,主要產品為伊斯蘭教帽子,常年出口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等中東地區。該項目于2001個底創辦,2002年全年即實現稅收63萬元。該企業不僅填補了沭陽縣外貿產品的空白,也是該鄉納稅貢獻大戶。
工藝掛毯廠:沭陽縣工藝掛毯廠是南通市個體老板周曉霞同志利用該鄉紡織地毯、掛毯熟練工多的優勢于1999年來獨資興辦,擁有作業面積1350平方米,勾織針600套、掛架560架。他們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資源優勢,目前已用工500名,年可創稅收2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