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源街道位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北部,東鄰高坑鎮,西與安源經濟開發區接壤,北毗上栗縣赤山鎮。面積10.4k㎡,人口9142人。管理新村、荷塘等2個居委會,白源、源壁、長溪、大陂4個行政村。浙贛鐵路,319、320國道過境。白源街道以駐地白源街而得名。1950年分屬萍鄉縣赤山區源壁鄉、大陂鄉。1958年屬高坑公社。1968年并入源壁大隊。1976年成立城關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轄白源、源壁、東壁大隊。1984年4月改設白源鎮。1997年,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1.1萬。2003年9月4日,撤銷白源鎮建制,改設街道辦事處。2003年9月5日,將高坑鎮大陂行政村劃歸白源街道管轄。街道進一步推進“工業強街、三產旺街、平安穩街、和諧興街”戰略的實施,加快全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基本形成一個中心(文倫世家房產商貿綜合開發這一中心)、三條重點發展軸(休閑娛樂、商貿物流、房地產)的格局,成為萍鄉重要休閑娛樂勝地、邊際商貿物流高地。進一步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構建和諧富裕新型街道社區。-
-
經濟發展
白源街道堅持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并重并舉,引導扶持轄區高污染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完善鋼鐵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引導扶持金葵能源、大唐等企業進一步擴展規模,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確保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培育一批旗艦型龍頭企業,爭取年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發展到7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稅均增長40%以上。加強對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的調度,突出抓好安鋼集團鋼鐵精制、武冠集團防水材料、江西百宏紡織公司、聯達冶金公司、祥鑫氧化鈣公司超細粉等投資過億元項目建設,確保全年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以上。進一步加強企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現有17家投資上千萬以上的企業落戶園區,已逐步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化工、建材、醫藥等為主要產業的新型工業格局,經濟綜合實力逐年提高,爭取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8億元、增加值20億元、利稅6億元,均增長35%以上。五年來共引進項目48個,簽約資金34.8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0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7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17個。2010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4.5億元,全街財政收入由2006年的1.51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2.4億元。
-
農村產業
農業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的產業化發展途徑,配合健康壹加壹、金號茶油、天利和油脂等龍頭企業,著眼長遠發展特色農業,積極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和‘一村一品’示范村,促進農業生產企業化、科技化、規;、市場化,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城鄉之間的融合。今后要進一步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應著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動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推行并完善土地流轉機制,規范土地流轉方式,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指導,建立土地流轉合同的訂立、簽證、登記制度,根據“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探索農村土地流轉的新機制,確保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轉,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二是推進農業資源綜合開發。接合新農村的建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閑區和觀光農業區,促進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步伐。同時,組織協調各級涉農部門實施資源-戰略,整合農業項目資源,實行水利、交通、扶貧、沼氣、畜牧、農技等項目的配套-,形成合力,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