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本地為長樂鄉,屬富州,下設十七、二十四、二十五3個都,共7個圖。
明洪武九年(1376),縣下設坊,鄉未變,鐵路地區屬二坊管轄。
清沿明制。
1926年,坊、都、圖制改為鄉、保、甲制。
本境上屬二區(荷湖區),下分鳳山、豐南兩鄉。
另有廖橋14個村莊劃入富水鄉,轄2個保。
1928年,改鄉為聯保辦事處,鳳山鄉改為鳳山聯保辦事處,豐南鄉改為豐南聯保辦事處。
1949年5月21日,鐵路地區歸六區管轄。
1950年,屬八區。
1951年,鐵路、梅林等8個鄉從八區分出,設立鐵路區(十四區)。
1956年,區鄉規模調整,鐵路區并入荷湖區。
鐵路、人民等8個鄉并為鐵路、人民、解放、艾湖4鄉,屬荷湖區管轄。
1958年撤區立社,4鄉合并成立鐵路人民公社。
1961年,設區分社。
從原鐵路公社劃出,分別成立農民、新余、鐵路、艾湖4個公社,均屬荷湖區管轄。
1964年4月,撤區并社,艾湖、鐵路2社合并為鐵路公社,農民、新余2社劃歸紫云山公社。
1965年9月,設區分社,區設鐵路。
1968年,撤區并社,艾湖、鐵路兩公社并為鐵路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制為鄉人民政府,鐵路成立鄉黨委、鄉人民政府。
1998年8月5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撤消鐵路鄉,設立鐵路鎮(鄉級),以原鐵路鄉的行政區域為鐵路鎮的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