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于2000年,2006年經省政府批準升級為省級開發區,2013年3月2日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贛州市首家、江西省第二家設在縣一級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龍南經開區2023年在全國230家國家級經開區中綜合排名第120位,在江西省開發區綜合考評排名第8位。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3家,高新技術企業85家。2023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營收441.7億元、增長6%,稅收10.68億元、增長3.5%,利潤總額約17.3億元,出口總額69.6億元。獲評國家綠色工業園區、全省國家級開發區進位趕超先進單位、省兩化融合示范園區、江西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等稱號。
1.區位好,發展商機大。龍南經開區是中西部地區離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的國家級經開區,也是贛粵邊際唯一的國家級經開區,距廣州260公里、深圳320公里,是江西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橋頭堡。京九鐵路、105國道、龍河高速、大廣高速縱貫全境,境內擁有5個高速出入口,通用機場列入全省規劃,贛深高鐵通車,全面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經濟圈生活圈。先后引進了道氏技術、金晟新能源、天奇股份、嘉元科技、華宏科技、臺灣聯茂、深圳五株、廣東駿亞等大批上市公司或行業龍頭鏈主項目,示范帶動150余家電子信息企業落戶龍南。堅持“項目為王”,大干項目、大抓落實,園區工地處處呈現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干勁沖天的火熱場面。
2.雙首位,集群效應強。錨定建設百強千億國家級經開區目標,大力實施“6312”行動計劃,“2+N”產業量質齊升,電子信息和新材料雙首位產業集聚度達92.2%。電子信息產業鏈重點聚焦“芯屏器端”延鏈補鏈強鏈,鋰電新材料產業鏈主攻鋰電材料、新型儲能電池、鋰電生產設備、鋰電回收等方向,稀土新材料產業鏈布局稀土冶煉分離、稀土金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廢料回收利用,現代輕工、食品藥品、建材等產業重點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板式家具、內衣、玩具等產品出口總量居全省前列。龍南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是贛州市第二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3.平臺實,設施配套全。贛州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省級首批化工園區、“中國稀金谷”龍南基地等加快建設。贛粵邊區域產業合作示范區規劃獲省級批準,成為江西第三個省際合作示范區。口岸功能設施齊全,建有正處級海關、保稅物流中心(B型)。能源保障穩定,設有1座500千伏、3座220千伏、7座110千伏變電站,是江西南部電網中心。園區教育、醫療、商貿、休閑、人才公寓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齊全。獲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江西首批5G產業基地、首批數字經濟集聚區、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4.服務優,投資成本低。立足省委、省政府賦予龍南經開區“贛粵邊區域產業合作示范區”定位,加快融入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推動實現創新與產業、生產與生活的全方位、無差別高效對接,著力打造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先行區。深化“七個一”安商服務機制,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開工建設、竣工投產、生產經營等提供全方位服務。深化行政審批事項改革,按照“大灣區能做到的,龍南一定要做到”要求,鑄造“龍易辦”營商品牌,203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同時,強化綜合配套,降低生產成本,打造與大灣區生產與生活全方位無差別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