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一)自然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
黃坑村東與瑞蘭村相鄰,南與瑞律村相鄰,西鄰凱豐村,北與湖嶺村相鄰,距鄉政府2.5公里,距瑞金市政府所在地6公里。村以前為黃坑大隊,后命名為黃坑村。
(二)人口土地狀況
全村22個自然村,共986戶、4113人,主要有劉、楊、呂、廖、曾、黃、陳、鐘、麻、張、江、胡等姓氏,均為農業人口,共有勞動力2200人,其中外出務工300人;貧困人口177戶、504人,五保戶10戶10人,低保戶114戶227人。耕地面積2500余畝,山地面積8100余畝,其中種植臍橙4000余畝。
(三)基層組織狀況
全村共有黨員63名,村干部5人,村黨組織設置為黨支部,黨員議事會成員2名,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5名,村民代表15名。
(四)社會經濟狀況
黃坑村系典型的純農業和臍橙種植村,全村主要以種植花生、臍橙收入和打工經濟收入為主,2016年全村經濟收入8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常年外出務工350人,勞動力轉移務工收入350萬元,務工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20%。
二、活動場所
黃坑村辦公場所建于2006年,2層4間,建筑面積180多平方米,對村辦公場所,村兩委負責經常性的管理與維護,建立內部設施登記管理制度,每年由村級黨組織進行一次清理,并登記上報鄉黨委備案。建立場所設施使用情況登記制度,對各種組織及個人在活動場所開展的各種活動,做好記錄備查。
三、村級經濟
本村把農業生產臍橙、水稻作為主導產業來抓,主導產業收入4000萬元,占收入比重80%。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黃坑村黨支部、村委會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大干、苦干,不斷發展壯大臍橙產業。
四、基礎設施
(一)社會事業情況
黃坑村有小學1所、教師14人、在校學生近350人。幼兒園1所,共有學生50人。村內有村衛生室1個,從業醫生1人,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4113人,參合率達100%;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1288人,已達40%參保率。
(二)交通狀況
全村共有道路40公里,已硬化30公里,占90%,通組泥路27公里,占60%。
(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狀況
境內有水塘1口,大小主溝渠共計45條80公里,小部分已嚴重垮塌,失去灌溉能力。
五、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在村委會、村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搞規劃、籌資金、上項目,全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要。黃坑村是一個臍橙種植大村,通過發展臍橙產業使得一個新的農村雛形已經展現在眼前。多方爭取資金,積極規劃上報項目,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建設村民文化體育活動場所,不斷關注困難群體。嚴格按照鄉綜治辦布置的關于創建“平安村居”的目標要求,密切配合職能部門開展平安創建,全村多年來,沒有發生過重、特大事故及群體性上訪事件,社會安定團結穩定。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改善了農村的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
全村40%村組均已完成農網改造,電力基本滿足群眾用電需求;通訊方便,電話、手機入戶率達85%。寬帶連接已近30%,較以前已有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