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一)自然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
瑞律村東與瑞蘭村相鄰,南與合溪村相鄰,西臨黃金村,北與湖嶺村相鄰,距鄉政府4.5公里,距瑞金市政府所在地4.5公里。村以前為律洋大隊,后命名為瑞律村。
(二)人口土地狀況
全村15個自然村,共780戶、3660人,主要有劉、楊、何、3個姓氏,均為農業人口,共有勞動力人口1500人,其中外出務工300人;貧困人口148戶、420人,五保戶6戶6人,低保戶96戶175人。耕地面積1800余畝,山地面積3000余畝.
(三)基層組織狀況
全村共有黨員64名,村干部6人,村黨組織設置為黨支部,流動黨員1名,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5名,村民代表15名。
(四)社會經濟狀況
瑞律村系典型的純農業村,全村主要以種種植、養殖收入和打工經濟收入為主,2016年全村經濟收入50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常年外出務工300人,勞動力轉移務工收入300萬元,務工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20%左右。
二、活動場所
瑞律村活動場所始建于2011年,2層7間,建筑面積300多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1間60平方米。活動場所由鄉國土管理、城建部門,按照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和建設用地性質明晰產權,并辦理產權手續。對活動場所及其附屬設施,村兩委負責經常性的管理與維護,建立內部設施登記管理制度,每年由村級黨組織進行一次清理,并登記上報鄉黨委備案。建立場所設施使用情況登記制度,對各種組織及個人在活動場所開展的各種活動,做好記錄備查。
三、村級經濟
我村把臍橙、水稻作為主導產業來抓,主導產業收入4000萬元,占收入比重80%。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瑞律村黨支部、村委會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大干、苦干,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農業合作社不斷擴大規模,通過村集體荒地整理和土地流轉來推動土地規模化集約經營,通過招商引資來加快農村發展,使全村的集體經濟實現了零的突破,各項社會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截止2011年,共有規模性種、養殖戶20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2家。
四、基礎設施
(一)社會事業情況
瑞律村有小學1所,教師25人,在校學生近350人。幼兒園2所,共有學生70人。村內有村衛生室1個,從業醫生1人,全
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3600多人,參合率達99%;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900人,已達30%參保率。
(二)交通狀況
全村共有道路12公里,已硬化9公里,占75%,通組泥路3公里,占25%。
(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狀況
境內有水塘8口,大小溝渠共計15條25公里,小部分已嚴重垮塌,失去灌溉能力。
五、農村建設
近年來,在村委會、村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搞規劃、籌資金、上項目,全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要,瑞律村是一個城鄉結合部、兩個安置區放在了瑞律村,導致一個新的農村雛形已經展現在眼前。多方爭取資金,積極規劃上報項目,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建設村民文化體育活動場所,不斷關注困難群體。格按照鄉綜治辦布置的關于創建“平安村居”的目標要求,密切配合職能部門開展平安創建,全村多年來,沒有發生過重、特大事故及群體性上訪事件,社會安定團結穩定。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改善了農村的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
全村80%村組均已完成農網改造,電力基本滿足群眾用電需求;通訊方便,電話、手機入戶率達85%。寬帶連接已近30%,較以前已有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