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村位于高興鎮西南部,東臨濊水河畔,三面環水,一面環山,京九鐵路穿境而過,距鎮政府5公里,距縣城10公里,轄新圩、干背、瑤前、浯溪、新村、上厚塘、中屋、中二、下厚塘、金塘、粟窩、蓮溪、金坑、城新、城溪、陳屋、旺坊、田莊、田新等19個村民小組,全村農戶893戶,總人口3893人,國土總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38畝,山林面積4738畝。
新圩人杰地靈,學風盛行,村內有幼兒園、新圩小學和周邊小有名氣培養了大量人才的新圩中學。長盛不衰自清末就已集商成市,素有“高興第二圩”之稱的新圩集,輻射周邊七、八個村落,每逢農歷一、四、八周邊鄉鄰都相約趕集,茶館酒肆小販商超熱鬧不已。建于清代年間久負盛名氣勢磅礴的李屋九廳十八井也坐落于此,民國袁世凱時期駐扎過南北兵部隊,后來紅軍也在此駐扎休整留下了革命足跡,抗日時期南昌豫章中學也以此為避難所,在戰火中積蓄知識的力量,抗擊日本侵略者。解放后又在此建立起興國縣唯一的糧庫,全縣十里八鄉的百姓挑擔推車爭繳送公糧的盛景歷歷在目。糧庫遷移后又駐扎解放軍0486部隊,軍民魚水之情還讓老一輩人津津樂道。部隊完成使命離開后興國縣委黨校也在此辦學,繼續傳播著黨的光輝。時代的變遷,黨校搬遷后恢復寂靜的九廳十八井由村委會監管,雖然有些破舊難以重現昔日的輝煌,隱約之中也不失歷史賦予的榮光,繼續見證著時代的進步。
新圩村建造于2006年新“兩委”辦公樓,建筑面積為820平方米,樓下院子建有花園小廣場提供給老人小孩游玩休憩。村里主要產業有煙葉600畝、花卉苗木500畝并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綠色大米、甜橙、花生等農業產業;浯溪壩上綠色休閑的現代農莊也初具規模;村里年輕創業者的家庭制衣作坊也四處開花,村民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著美好生活,為建設和諧秀美的新農村而奮斗著。
新圩村將繼續開展為民務實清廉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借此契機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帶領群眾致富,維護農村穩定,集中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逐步走向基地化、產業化的路子,使之上規模、上水平、上效益,進一步提升全村群眾的生活水平,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千方百計爭取上級支持,繼續完善全村水利、電力、道路等基礎民生設施建設和各項產業發展,把新圩建設成一個富裕、文明、和諧、生態、幸福的新農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