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域在新石器時代,便開始有人居住。
古為“禹貢”揚州之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
秦屬九江郡。
漢高祖五年(202),置豫章郡,景帝三年(154)設南昌、廬陵、柴桑、余干等十八縣,屬南昌縣,三國時屬吳。
隋大業二年(606),立豫章郡,置洪州總管府,則為豫章縣。
唐武徳五年(622)以豫章西境劃為西昌縣,縣治設石頭津(今昌北鳳凰村)。
后將豫章總管府改稱都督府,次年洪州被廢,西昌縣亦被省去。
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劃南昌西北境及新吳(今奉新、修水縣一部分地),重新另建一縣,命名為新建縣,新建得名始此,縣治仍設石頭津。
清江西省置十三府、新建縣屬南昌府。
1370年,縣治始遷南昌市城內。
1939年3月,日寇入侵,縣治遷于松湖鎮。
1945年9月,抗戰勝利,縣治遂遷于樂化汪家。
1949年5月新建縣解放,6月中共新建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成立,屬南昌專區管轄。
縣治遷駐瀛上熊村。
1951年又遷至生米鎮。
1961年遷至長堎鎮。
1962年,屬宜春專區。
1967年,劃歸南昌市管轄。
2015年8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南昌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同意撤銷新建縣,設立新建區,以原新建縣的行政區域為新建區的行政區域,新建區人民政府駐長堎鎮新建大道2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