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鄉位于宜黃縣南部,東南面與南豐縣相連,西與寧都縣毗鄰,北與東陂鎮接壤,距縣城71公里,總面積133.4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56個村民小組,1542戶,總人數7043人,有山地面積16.8萬畝,其中有公益林面積90482畝,系華南虎省級保護區。
該鄉地勢由東南向北傾斜,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最高點西華山海拔1267米,最低點刁坊海拔210米,河流均系山泉水。水利電力事業發展較快,建有各種水利工程92座,穩產高產田占60%,大小型水電站13座,全鄉普遍架起了高壓輸電線,56個村小組全部用上自來水。
新豐鄉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種水稻,年糧食總產達826萬公斤,平均畝產420公斤,全鄉社會總產值1747萬元,人均收入1729元,財政收入完成134.1萬元,同比增長347%。
新豐鄉主要農副產品有煙葉、食用菌、柑桔、竹筍、花生、白蓮、生姜、白鵝、生豬等,礦產資源豐富,有紅、黑、麻3種顏色的花崗石以及天然水晶石等,林業資源豐富,覆蓋率85%,蓄積量35.5萬立方米,工業有新金木業有限公司,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新豐鄉名勝古跡豐富,有東門的大型古老山寨,寨內有人造暗藏避所----寨王殿,寨外有自然景觀油榨石、織布石、棺材石、卵腦石、女崽石等,寨四周森林茂密,蒼松翠柏,蔽日參天,氣候涼爽,環境幽靜,還有李坊村廖坊瀑布,護竹古戲臺和高華古佛寺,喬坑避難巖等,是避暑游覽的好勝地。
新豐鄉是紅軍第四、五次圍剿的根據地,有著光榮的傳統革命歷史,解放戰爭中,這里的民眾上百人自告奮勇參加紅軍。歷史上名人輩出,宋朝水利名臣侯叔獻,出生于侯坊村。建國后,廣大群眾一直保持著純樸善良,勤儉治家、和相處、喜好客,多禮儀的良好風尚。全鄉社會和諧平安,多次被市、縣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文教衛生發展快,鄉內有初中1所,小學24所,幼兒園7所,新建了上海金山衛希望學校和東門、仙坪、新豐村級教室,鄉有衛生院1所,農醫所1所,醫療站7所,交通硬件設施得到極大改善,四通八達。主干公路兩條,東南方可直達南豐、南城以及縣內各鄉鎮,西北方可直往寧都、樂安縣,目前,東陂至新豐已通水泥路,新豐、東門、侯坊、喬坑四村已通硬質路,村級路面硬化率達60%。城鎮建設井然有序,街道兩旁建筑合理規劃,燈光燦爛明亮,新商貿中心將竣工使用,街容街貌煥然一新。
新豐鄉駐地三縣交界處,市場經濟繁榮,商貿市場有個體店鋪50余家,專門開設了南貨、大米、蔬菜、肉類、生豬、耕牛、土特產等專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