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樟樹市

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概況

[移動版]

樟樹,位于江西省中部,距省會南昌76公里。樟樹因樹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藥而揚名,因鹽而聞世,總面積1291平方公里,總人口62.8萬,常住人口48萬,轄10鎮4鄉5街道辦事處及1個園藝場,是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縣,位列第56位。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490.2億元,同比增長9%;全年全市財政總收入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8%;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5%、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1%。 

​縱橫千載 底蘊深厚 

五千年來,樟樹歷史文明沿著“原始聚落——方國都邑——千年古縣——四朝故郡”的路線不斷發展,一脈相承,有史可考、有物可證。 

原始聚落:距今5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樟樹就有人類居住,發現了以筑衛城文化和樊城堆文化為代表的早期文明。筑衛城遺址包括了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西周、春秋到戰國六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延續了約2000余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認定為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古城。 

方國都邑:商周時期建立了以吳城遺址為中心的古方國都邑,與中原殷商王朝并存。吳城遺址的發現,標志著吳城地區早在3500多年前已進入了人類的文明時代,打破了史學界“商文化不過長江”的論斷,屬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吳城遺址(含筑衛城遺址)入選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 

千年古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推行郡縣制,在樟樹設立新淦縣(今樟樹、豐城、新干、峽江一帶),是江西最早的行政縣之一。東漢中平二年(185年)設漢平縣(今中洲鄉),三國時期改名吳平縣,唐武德五年(622年)置始平縣(今昌傅鎮)。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設清江縣,治所在境內的瀟灘鎮(今臨江鎮)。 

四朝故郡:宋淳化三年(992年),在縣的基礎上,設臨江軍,轄清江、新淦、新喻三縣。元朝至正十四年(1277年),改為臨江路,屬江西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更名為臨江府。到明嘉靖五年(1526年),臨江府轄新干、新余、峽江、清江四縣。發展至清朝,成為了“城內三萬戶、城外八千煙”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新中國成立后,縣治所由臨江遷至樟樹。1988年12月26日,清江縣撤縣設立樟樹市(省計劃單列)。 

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樟樹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市有古文化遺址20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6個點,為全省“國保”最多的縣(市)。 

人杰地靈 英才輩出 

樟樹環境優美,境內的閣皂山是中國道教三座名山之一,在唐代被譽為“第三十三福地”,與鷹潭龍虎山、南京茅山同為道教圣地,以“道靈、藥靈、山水空靈”聲名遠播,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古海、閣皂山景區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三皇宮文化旅游街區被認定為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樟樹歷來文風鼎盛,書院林立,自南唐建縣后的九百余年間,中進士300余名、舉人463人,享有“多士之邦”的美譽。北宋劉敞學識淵博,其弟史學家劉攽與司馬光-《資治通鑒》;“臨江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兄弟三人,其詩文與二蘇(蘇軾、蘇轍)相提并論,共同推進了宋代文學發展的又一個高潮;黃土崗鎮墨莊劉氏一家“五子登科皆進士”,一脈六代19位進士;“楊門三進士”楊錫紱曾被乾隆皇帝賜匾額“斗南一人”來表彰其卓著政績,其弟楊錫授為楷書書法大家,其孫楊懋珩任《四庫全書》總教官;楊杏佛是中國民主革命先驅,曾擔任孫中山的秘書。有百年名校——樟樹中學,是江西省重點中學。從恢復高考至今,全市共有83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產業興旺 特色鮮明 

依托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樟樹逐步發展形成了藥、酒、鹽、金四大傳統產業和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等新業態,產業特色鮮明。 

藥業:始于漢晉,成于唐宋,盛于明清,歷1800年不衰,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譽,是中國中藥協會授予的唯一的“中國藥都”。樟樹藥俗、樟樹中藥炮制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樟樹吳茱萸”“樟樹黃梔子”和“清江枳殼”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近年來,樟樹秉持“既抓好傳統中醫藥產業的振興,又抓好生物醫藥、化藥的發展”的思路,深入實施“中國藥都”振興工程,推進中藥材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大力引進全國醫藥工業百強和知名藥企,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最具特色的中醫藥博物館,成功舉辦了52屆全國藥材藥品交易會,初步形成了藥地、藥市、藥企、藥會齊頭并進,生產、加工、銷售、科研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格局。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總面積50.77萬畝,醫藥企業406家,其中全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2家(仁和集團列64位,上海創諾列65位)、規上工業企業95家、高新技術企業45家,“仁和”品牌連續十五年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醫藥種植、生產、流通等全產業營業收入突破千億。醫藥產業集群入選“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100強”,是江西省五個五星產業集群之一。 

酒業:始于商周,宋代詩人陸游曾有詩云:“好酒來清江,嫩色如新鵝”。清代樟樹婁源隆酒店釀出好酒,以四個“特”字相標,遠銷鄰省,故名“四特酒”。1959年周恩來總理稱贊四特酒“清香醇純,回味無窮”,1972年鄧小平同志品嘗后留下了“酒中佳品,味道獨特”的贊譽。2004年“四特”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填補了樟樹市、宜春市的空白。2021年,四特酒以328.97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中國酒業第30位,年銷售額近40億元,年納稅10億元。 

鹽產業:樟樹巖鹽儲量探明礦區面積133.6平方公里,達103.7億噸,儲量居全省首位、全國第四。培育出晶昊鹽化、富達鹽化等30余家企業,其中江西晶昊鹽化有限公司制鹽生產能力達210萬噸/年、制堿生產能力達60萬噸/年,富達鹽化有限公司制鹽能力達50萬噸/年。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的鹽化工基地為省級鹽化工基地,是全省最大的真空制鹽、純堿生產基地,被評為中國鹽化工循環產業基地,共有企業42家,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33家,包括總投資75億元的宏宇能源循環經濟項目。以此為依托,樟樹正大力引進生物醫藥、化藥企業入駐,推動傳統鹽產業向綠色化、集聚化、高端化方向發展,著力建設醫藥化工原料基地,打造醫藥化工產業聚集新高地。 

金屬家具制造業:該行業從1973年起步,發展迅猛,先后被認定為中國金屬家具產業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全省滿園擴園重點產業集群。目前,共有生產及配套企業201家,產品涵蓋金屬家具、檔案裝具、圖書設備、安防設備、智能系統等10大系列800多個品種,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中國名牌產品1個、江西省著名商標18件、江西名牌產品9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占據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全市正加速推動企業智能化應用,助推金屬家具產業創新升級,打造金屬家具產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金屬家具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示范區。 

同時,積極策應京九電子信息產業帶發展,規劃建設了占地5000畝的電子信息產業園,一期1000畝、總建筑面積約110萬平方米正有序推進,已落戶項目16個。投資20億元建設占地382畝、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的數字經濟產業園。目前,全市有電商企業653家,淘寶、天貓等網店達4129家。全年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預計達20億元,成功獲評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最新国产美女菊爆在线播放 |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亚洲精品美日韩免费专区 |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t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