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吉林省 > 白城市 > 鎮賚縣 > 坦途鎮

鎮賚縣坦途鎮概況

[移動版]

鎮賚縣坦途鎮南距鎮賚縣城45千米,西南距白城90千米。位于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轄區面積327平方千米,有耕地1.6萬公頃,其中,旱田1.2萬公頃,水田4000公頃;有林地4300公頃。坦途鎮是鎮賚縣的重點產糧區,是黃金玉米帶。特色產業為烤煙產業,有90公頃;畜牧業以牛、馬、羊和鴨鵝等養殖為主。轄14個行政村,53個自然屯,1個社區,7個居民小組。全鎮有戶籍6516戶,總人口16949人。其中,農業常住戶3762戶8555人,非農業人口常住1478戶2762人,非農業人口主要居住在鎮區,是全縣鄉鎮中鎮區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2023年,全鎮財政收入3759萬元。養殖業以牛、羊、豬為主,大牲畜存欄31954頭(匹),雞鴨鵝發展到50.44萬只。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751.86萬元。

【基層治理】落實鎮村兩級班子周例會制度,健全“三三三六”{第一個“三”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第二個“三”指構建上下貫通的“思想體系”、三級聯動的“責任體系”、系統完備的“治理體系”,以聚焦鄉村振興主戰場,構建“三大體系”,做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結合文章”,做到“兩大戰略”有效銜接。通過縣委召開鄉村振興推進會、座談會、現場會及討論活動,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六”指構建防汛抗旱“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工作格局,按照基層防汛抗旱體系“5+1”(組織責任網、風險防控網、搶險救援網、災害處置網、運行保障網+數字化平臺)標準化建設要求,加快構建防汛抗旱“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工作格局}治理體系,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全年解決民生實事46件、兌現“微心愿”236個。落實“暖心曬單”工程,全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728件。落實25條舉措,完成基層治理專項巡察整改。發揮“愛心超市”作用,推行積分兌換制度,評比兌換64次,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

【糧食生產】實施“雙藏”戰略,夯實糧食安全生產根基。全鎮水肥一體化種植2100公頃,做到每村都有“示范田”;開展黨支部領辦農業機械服務合作社,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5%;推廣顆粒入倉、科學儲糧,將全鎮“地趴糧”減少60%;開展土地整理工作,引進優質企業和種植大戶投資1000萬元,改造鹽堿地、中低產田3360公頃。2023年,糧食產量超過1.5億千克。

【農村經濟】2023年,全鎮14個村集體總收入1055.32萬元,較2022年增長157.53萬元,其中11個行政村的集體收入在50萬元以上;拓寬農民致富渠道,與吉林鑫田園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發展朝天椒庭院種植17.92公頃,總產值40萬元,戶均增收超過2000元;打好“烤煙特色經濟”牌,發展煙農43戶,面積136公頃;推廣稻蟹綜合種養示范區,發展面積420公頃;開展花生、板藍根、芍藥等林下經濟作物種植80公頃;大牲畜新增9374頭(匹),全年牧業總產值3.6億元。

【綠色旅游】春秋兩季造林任務全部完成,開展村屯綠化美化工作,栽種王族海棠、金葉榆、綠籬等各類觀賞樹木5萬株,栽種各類觀賞花卉20萬株。推進“多彩坦途”旅游資源建設,在西明嘎至哈吐氣鄉交界處建立蟹田樂園試驗區,在大呼拉村開發漁場旅游,打造西明嘎村古樹觀光區。

【鄉村振興】圍繞防返貧監測,開展常態化排查。突出“兩不愁三保障”,常態化開展集中排查和日常排查,及時將存在返貧致貧風險人口納入監測幫扶,做到應納盡納。開展數據比對,規范抓好建檔立卡脫貧及監測人口動態管理工作,并對“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信息進行精準錄入更新。開展防返貧監測宣傳工作,為各戶發放宣傳海報、發放監測對象申報政策“明白紙”。開展春秋季“雨露計劃”排查,301人,完成“雨露計劃”撥款36人,撥付5.4萬元。現有外出務工1034人,公益性崗位551人,公益崗均已按要求簽訂合同。包保部門開展“我為群眾解難題”實踐活動,開展入戶幫扶工作,幫助386戶解決生活難題。圍繞資源特色,注重發展村級產業。帶動群眾就地就近打工增收,有2個村進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嘗試工作;1個村承包機動地12公頃,與飛鶴公司簽訂黏玉米種植合同,增加合作社收入10萬元,吸納脫貧戶和非貧戶就業8人;1個村購買大型農機具,開展秸稈打包工作,增加合作社收入8萬元,吸納脫貧戶和非貧戶打工10人。全鎮14個村集體收入超過40萬元,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村2個,70萬元以上的村6個,40萬元以上的村6個。圍繞建設優美村屯,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開展村屯衛生整治活動,實行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帶領群眾開展衛生整治工作,設置固定衛生清掃日,解決垃圾清理突出問題。各村利用愛心超市進行衛生評比,每季度對衛生環境好的戶給予表彰。全年改造完成危房28戶,其中D級房屋21戶,C級房屋7戶。開展農村廁所提質年活動,對全鎮2538個村級廁所開展全面摸排整改。圍繞富民發展,推進庭院經濟。庭院經濟發展面積83萬平方米。其中,有11個村種植朝天椒,總種植戶202戶,總面積17.9萬平方米,總產量13.65萬公斤,總產值40萬元。

【集中供水保障】因供熱管線改造導致多處自來水管線漏水嚴重,影響居民用水,經與上級水利部門協調溝通及時進行搶修修復,與廠家聯系多次對蓄水罐進行反沖洗提高水質。安排專職人員對水廠進行全天監測,確保24小時全天供水。

【環境提升行動】推進鎮村建設,整治人居環境。實施鎮區排水管網和人行道工程,建設排水管網1690米,鋪設人行道彩磚7720米、條石1748米,改善鎮區衛生環境。在鎮區內及各個出口栽植花卉12萬株,對鎮區內巷道老樹進行更新栽植,對2831棵樹木進行涂白抹紅,保護樹木,美化亮化效果明顯。

【基本民生保障】推進民政救助工作,落實低保月申報、月審批制度,每月定時限辦理群眾低保。辦理城鄉低保129戶207人,發放臨時救助118戶208人,審批特困供養4戶5人。全鎮新農合參合率98%,脫貧人口參合率100%,常住脫貧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100%。

【污染防治】落實三級“河湖長制”和“林草長制”,鞏固河湖“清四亂”成果,加強鎮域內二龍濤河段和泡塘保護。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確保鎮域內沒有水污染源。落實秋季秸稈禁燒限燒責任體系,提高秸稈綜合轉化利用能力;開展“四禁”(指禁止露天焚燒秸稈、禁止隨意傾倒和直排廁所糞污、禁止建造露天糞坑、禁止其他影響廁所改造和糞污處置的行為)工作,讓節能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應急管理】強化應急值班值守,落實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等制度。7月,二龍濤河段出現罕見的洪澇災害。抗洪期間,全鎮投入資金50萬元,其中40萬元購買無紡布、加固桿、葦簾等防洪物資,除險加固河段5000米,先后處置管涌、潰堤等險情3次,筑牢筑實“安全堤”。

【法治建設】成立全面依法治鎮工作領導小組,把法治建設、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堅持將法治工作與各項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協調推進處理重點難點、歷史遺留問題,防范化解風險,保持社會穩定。實行法律顧問制度,選聘鎮司法所長擔任法律顧問,制定法律顧問職責、工作方式、權利義務、日常管理等相關制度。免費開展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筑牢百姓合理表達訴求的橋梁。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最新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亚洲国产精品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