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城東80公里的山口鄉永安古城遺址中。
永安城濱臨北部灣海邊,是中國古代沿海地區抵御外來侵略的重要哨防之一。大士閣俗稱“四牌樓”,創建于明萬歷四年(1576年),是永安城中的佛教建筑,原有許多佛像,因為供奉著觀音大士,故而得名。
大士閣由兩座敞開式的亭閣相連,以后座的四柱廳為中心,面闊三間,進深六間,無廊、無天井相隔。閣的立面為上、下兩層,上層作0式,用木板圍護,設有門窗,地面鋪設木板;下層是無圍護的敞開式,整個的構架用榫卯連接,柱頭斜向上作出三跳華拱,承托著閣的外檐。閣重檐歇山式頂,每頂九脊,脊上施有精致的花紋裝飾,有鳳凰、二龍戲珠、鳥、樹、奇花異草等浮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大士閣雖然建造于明代,但多采用早期的建筑手法,如:柱頭有的分成梭形柱,柱礎雕刻古樸的寶相蓮花,角柱的側腳升起,梁架上保留有兩瓣駝峰,有托腳及攀間等,其建造特點與手法均有宋元建筑的遺風,是研究中國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實物資料。(國家文物局)
保護范圍:以大士閣為中心,向東外延9.8米至城隍廟,向南外延5.2米至便道邊,向西外延9.8米至永安村群眾宅基地,向北外延17.2米范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50米范圍內。
山口鎮:山口鎮位于合浦縣的東部,地處粵桂瓊三省區的交匯處,325國道和新建的大西南主動脈渝湛高速公路穿鎮而過,14公里處兩個港口即英羅港和沙田港分列東西兩翼。區域條件優勢,海陸交通十分便利,是連接“兩廣”乃至大西南的交通咽喉。全鎮下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總人口7.3萬人,轄區面積123.6平方公里。
環境資源山口鎮資源豐富,有優質高嶺土達2000多萬噸…… 山口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