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谷發源于中江縣,流經金堂、簡陽,在雁江區保和鎮宴家壩兩河口匯入沱江。全長136.54公里,雁江區境內河道長34.4公里,目前已發現的自然景觀有25處,人文景觀13處。
從保和鎮兩河口到老君鎮雙河橋,是花溪河下游地區,這一段河面寬闊,河水平靜,兩岸綠樹成蔭,翠竹掩映,清澈的溪水倒映著兩岸,形成“山在水中,舟在山上”的奇特景觀,從保和鎮釣魚村踏水橋經和平橋到中和鎮羅家村三河口,這一段景色是花溪的精華,青山綠水用在這里一點也不夸張。兩岸山上是通過國家林業部驗收的長江上游防護林,秋天的林中,紅黃綠葉交相輝映,五彩斑斕,可與九寨秋色比美。過了三河口,河床陡然狹窄,寬不過十幾米,河水深不可測,三四十米長,十多米寬的巨石隨處可見,橫臥在河道兩側,犬牙交錯,小舟也無法行駛。兩岸山勢險峻,林木茂密,山高兩三百米形成四千多米長的花溪怪異景觀。
保和鎮:資陽市轄鎮。1909年置陽化鄉,1940年改保和鄉,1951年分置保和鎮,1955年鄉、鎮合并設崇善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復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4公里。面積115.1平方公里,人口6.4萬。資(陽)樂(至)公路過境,陽化河通航。轄清明、筒車壩、九嶺、黃谷、永興、釣魚、山品、育才、代家溝、金星、文秀橋、晏安壩、永萬村、九龍洞…… 保和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