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 > 松江區旅游

松江泗涇古鎮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松江泗涇古鎮

泗涇鎮位于上海松江區的東北部,如果從北宋形成村落算起,差不多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該鎮在北宋形成村落,最早叫會波村,南宋改名七間村。一直到元代中葉,因外波涇、通波涇、洞涇、張涇四條涇水匯集于此,才正式取名為“泗涇”。元末文學家陶宗儀挈家來此隱居,在泗水之南構筑“南村草堂”;藏書家孫道明則筑“映雪齋”于泗水之北。元代后期始成集鎮,稱“泗涇里”。明正德年間改稱“泗涇市”。七寶徐壽出資沿蒲匯塘北岸構筑石橋9座,七寶、泗涇間交通遂便,鎮的規模日益擴大。

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泗涇塘上“普渡”、“福連”和“武安”3座3孔石拱橋相繼落成,塘南塘北連成一片,市面日旺。清代,石板街道兩側商店櫛比,樓房對峙,鎮上“百業輻輳,戶口繁盛,街巷縱橫,橋梁相望”。該鎮在抗倭、清兵南下、太平軍進攻上海、抗日戰爭等時期,屢遭戰禍。特別是日軍入侵,鎮上房屋被毀2/3,東半鎮幾乎夷為平地,常住戶口銳減。抗戰勝利后,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市面仍未恢復。

解放后,該鎮建設事業蒸蒸日上,逐步從商業消費集鎮發展成以工業生產為主的市鎮。近年來,泗涇鎮的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工業發展規模化、房產開發高檔化、集鎮建設功能化、農業發展都市化、城鄉發展一體化,堅持“穩二進三調一”的產業發展思路,形成了新時期泗涇持續穩定發展的基本格局。

新鎮興建古浪路、江川路、開江路三條觀景街,同時規劃建成泗涇塘濱江景觀大道。老城鎮區規劃四平方公里,以保護與改造并舉的方法,建設開江路步行街,沿開江路、泗涇鎮兩側的核心區進行改造,形成集商住、旅游、休閑為一體的江南水鄉特色,致力于恢復泗涇水鎮、古鎮、府鎮、市鎮的面貌。到2005年鎮中心城區面積擴大到8平方公里,形成以開江路為軸線的古鎮區,以泗陳路為軸線的高檔別墅區,以鼓浪路為軸線的商務區;建成軌道交通9號線泗涇新城一期工程;全鎮實現便捷的城市道路,并形成“三縱三橫”的道路網絡。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泗涇鎮人民路1號

類型:古鎮古村

交通

鎮內公交:松江45/46/47路、1845路、1846路

途徑公交:滬松線、上佘線、滬陳線、滬佘昆

軌道交通:上海地鐵9號線

泗涇鎮:古鎮泗涇因通波涇、外婆涇、洞涇、張涇四水匯集于此而得名,泗涇塘橫貫鎮中,把泗涇鎮分為南、北兩半。碧波譫蕩,橋樓倒映,江南水鄉情調十分濃郁。1953年,泗涇被國務院批準為縣屬建制鎮,是上海著名的文化古鎮。2005年泗涇鎮被上海市郊區歷史文化風貌區。泗涇,區域面積24.24平方公里,有10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常住人口7萬,其中戶籍人口2萬人,流動人口5萬。距上…… 泗涇鎮詳細信息++


>>寶山工業旅游區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欧美亚洲中文高清一 | 亚洲a级一片在线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地址精品 | 中文亚洲无线码欧美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