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觀音寺位于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石洞景區中心,是至今為止東莞第一座自籌重建寺廟與厚街鎮、虎門鎮、長安鎮、大嶺山鎮四鎮相鄰,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
據載,大嶺山觀音寺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觀音寺一度香火鼎盛,高僧輩出,然經時代變遷,古寺毀于戰亂。其前身為觀音古廟,只是一座小小的土地廟。1914年改奉觀音菩薩。文革期間,古廟基本荒廢。改革開放后,當地信眾修建數間小廟,因無人打理,久成危房,破敗不堪。1991年左右,一位香港人在原址重修,并在古廟附近塑彌勒佛佛像一座。法不孤起,遇緣則興。感應道交,不可思議。2001年,覺悟法師任觀音古廟住持,并改名為觀音寺,發愿重興古寺。針對百廢待興的局面,覺悟法師從規范管理、-辦道入手,依教奉行,莊嚴道風,廣結善緣,領眾熏修,引領信眾樹立正知,正見,正信,帶領寺院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健康軌道。在當地政府和十方信眾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了地藏殿、藥師殿、彌陀殿及五觀堂。2010年,觀音寺啟動重建。重建項目整體規劃占地超百畝,觀音寺采用仿清代建筑中的歇山建筑,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輕盈翹起,玲瓏精巧,氣勢非凡,它既有廡殿建筑雄渾的氣勢,又有攢尖建筑俏麗的風格。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法壇、偏殿一應俱全。2013年,大雄寶殿封頂,寺院建設邁上快車道。2016年,觀音寺重建進入了攻堅階段。截止目前,觀音寺已完成文殊殿、普賢殿、送子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玉觀音閣、法堂等部分主體殿堂的建設,文殊殿、普賢殿、送子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玉觀音閣已向善信開放朝拜、上香。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建設以及部分殿堂主體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觀音寺便能以更好的面貌屹立于大嶺山。寺院理念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住持正法續佛慧命聯系電話:客堂0769-851300060769-88032488大嶺山鎮:大嶺山鎮位于東莞市中南部,面積95平方公里,轄下23個村委會(社區),全鎮40多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4萬人。 大嶺山地處經濟活躍的珠三角黃金腹地,位于東莞“三位一體”大市區的中心,毗鄰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優越。新107國道、石大路、厚大路、連馬路貫通全鎮;廣深珠高速、莞深高速、常虎高速、龍大高速度均在鎮內(旁)設有出口;跟常平火車站、虎門港、寶安機…… 大嶺山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