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青山溝鎮位于寬甸縣東北部,東與步達遠鎮為鄰,南與太平哨鎮毗連,西與牛毛塢鎮接壤,北與本溪桓仁縣向陽鄉交界,版圖似桃狀,南北極端長45公里,東西極端長60公里,總面積266.6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青山溝村五組,位于東經125度33分,北緯41度04分,距縣城75公里。
二、歷史沿革
青山溝鎮以駐地得名。清宣統三年設青山鄉,民國十八年設青山溝村,東北淪陷后,1937年仍置青山溝村。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屬牛毛塢區,1958年2月成立青山溝鄉,同年10月并入牛毛塢公社。1961年成立青山溝公社,1983年復稱青山溝鄉,1986年改稱為青山溝滿族鄉,1995年更名為青山溝鎮至今。
三、自然環境
青山溝鎮地處遼東斷塊山地丘陵區,為長白山脈與千山山脈過渡地帶,地勢至西北向南傾斜,呈西北高東南低斜坡勢,平均海拔550米,自然地貌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內有八面崴山(海拔1288.9米)屏障鎮北,為寬、桓兩縣天然界山。渾江流經境內35公里,水面2.2萬畝。鎮內10公里以上河流有石柱河、雅河、永安河、廟溝河,均注入渾江后匯入鴨綠江。青山溝地質結構為基性巖和酸性巖,地震烈度為6,土壤呈中性偏酸,水質硬度為1.17毫克/升,山坡地為棕壤土,河川地為沙壤土,土質肥沃。全鎮林地31萬畝,耕地12737畝。
四、氣候條件
青山溝鎮氣候條件較好,雨雪豐沛,溫度適宜,年無霜期在135天左右,全年降水量在1100--1200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2470小時,平均氣溫7攝氏度,平均濕度為70%,夏季氣溫一般不超過30攝氏度,冬季氣溫一般在零下10至零下4攝氏度之間,作物生長的時數最長為1318小時,適宜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生長。
五、資源狀況
礦產資源: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有鉛、鋅、鐵、金、銀、銅、鈾等七種有色金屬資源,已開發的有鉛、鋅、鐵三種。
森林資源:森林位于溫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帶與暖溫帶落葉混交林交匯區,植被覆蓋率為83%,有高等植物98科,1800余種,其中木本200余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8種,即人參、東北刺參、鉆天柳、水曲柳、核桃楸、野小豆、黃菠蘿等。森林樹種以落葉林為主,以柞樹、楓樹、樺樹、白蠟為常見。
動物資源:有各種獸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等200余種,山間有黑熊、獐、狍、狐貉、兔、水獺、山鷹、雉鳥、鴛鴦、灰鷺及各種山雀。
水資源:青山湖庫區水面面積2.2萬畝,水中有黿魚、高背鯉、黃鯉、鱖魚、公魚、銀魚、鲇魚、鯽魚、溪水龍蝦等。
六、交通狀況
青山溝鎮距國道201線9.5公里,距丹通高速公路12.5公里,全鎮柏油路程三射狀,總長51公里。北與桓仁縣向陽鎮相連,南與太平哨鄉路貫通,西接201國道,東與步達遠鎮水路連接,有通往寬甸、丹東始發班車9次。境內水路總長45公里,渾江碼頭有60噸位貨船一艘,各種通勤、旅游執勤機動船(艇)30余艘。水陸交通發達,運力充足。
七、經濟狀況
青山溝鎮黨委、政府立足資源優勢,確立了短抓工業,長抓旅游,長短結合的經濟發展思路,堅持生態立鎮、旅游興鎮、工業強鎮、文化活鎮、產業富民的發展原則,富民強鎮進程不斷加快。
八、人口與文化狀況
青山溝鎮轄4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74個村民組,總人口10600人,居民4241戶。鎮內現有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