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杖子鄉東房申村位于凌源市劉杖子鄉東北部,青龍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總面積12平方公里,總人口2760人,錦承線鐵路橫穿東西,背靠101線。境內主要河流為青龍河,水質良好且森林植被保存較好,建有青龍河濕地公園面積150畝。
東房申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在東房申村毗鄰的干溝子一代出土過數百枚戰國刀幣,且品相極佳,秦漢以后的青銅、陶器、瓷器均有出土,幾乎沒有斷代。境內王子山的傳說,猴兒山的傳奇等等,無不彰顯詩意的想象和濃郁的人文色彩,共同構成輝映這方天宇的一抹亮色。這里民風淳厚,一向崇尚人文,“百味難抵是書香”早已成為超出嗅覺意義上的共識,因此才得以賢達輩出,民國時就有考入燕京大學的風流才俊,爾后又涌現出諸多文人雅士,其中不乏一位“國家一級作家”張曉峰,更有寫田園散文的謝子安及寫中篇小說的劉志鐵,這是人杰地靈的風水寶地,享譽省內外。東房申村現有山杏2300畝,蘋果800畝,大棗700畝,雜果400畝,苗圃地100畝。該村是以林果業起家,以裸地葡萄發家,以生態文化,觀光旅游業強家,全村經濟林面積不斷增加,國光蘋果遠近聞名。如今,東房申村逐步由農業、林果業單一產業向多層次,多鏈條產業發展,與葡萄采摘節、文化藝術節、生態觀光等旅游產業有機結合,形成了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型農村產業發展模式,為本鄉經濟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