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口區位于遼東半島最南端,屬大連市轄區。處于黃渤海分界線,分別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朝鮮半島跨海毗鄰,天津新港一衣帶水,北戴河海濱遙相媲美;東部連接東北內陸,距大連市區32公里。旅順口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有舉世聞名的天然不凍旅順軍港,為京津海上門戶和東北的天然屏障。旅順新港是連通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的“黃金水道”。
面積:旅順口區陸地南北縱距26.1公里,東西橫距31.2公里,總面積509.5平方公里(含高新區代管龍王塘街道102.7平方公里),實管面積406.8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35.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116.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59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9.7公里。
地勢:旅順口區全境屬長白山余脈構成的沿海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平均海拔140米,地形構成為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老鐵山海拔465.6米,直臨黃渤海分界線。境內河流多為間歇性小河。農田多位于15度緩坡上,少量散落于丘陵間盆地或沿海河谷地帶。
區劃:旅順口區下轄9個街道,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1個太陽溝文化園區(省級),共69個村委員會和27個社區委員會。區政府坐落在水師營街道新城大街1號,郵政編碼116050。
人口:2022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213197人,其中城鎮人口 198261人,占比93.0%。人口性別比例為94.15:100 (以女性人口為100)。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常住人口為355427人,其中城鎮人口337884人,占比95.1%。人口性別比例為97.92:100(以女性人口為100)。
2023年是旅順發展進程中極具挑戰、極其艱難的一年。面對任務重、財政緊、保障難、風險多等嚴峻復雜形勢,區政府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大連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特別是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中央省市和區委決策部署,主動作為挖潛力、解難題、求突破,較好完成區十九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10億元,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2億元、可比增長15%,其中稅收收入12.5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8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下降1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萬元,增長5%。
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增效。全面落實上三級穩經濟政策措施,深化“親商富商常態化助企”專項行動,幫助企業解決疑難問題163個,傾力清償中小企業欠款7.6億元,免減退緩稅費2.5億元。大機車等3家企業助推我區成為全市擁有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唯一縣區,中車電牽和中石化催化劑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德邁仕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管理試點示范”名單,亞明汽車成為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家企業6個項目被評為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華銳重工焦爐入列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補貼項目名單,中遠川崎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分中心、3艘全球最大級別集裝箱船先后交付。全年新增規上企業10家,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3%。
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升級。制定《旅順口區文旅產業全面提質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提升改造黃渤海分界線景區和雙晨路,建成旅順實業學校舊址活化利用、泵道主題公園等10個項目,打造歷史研學、山海奇觀、濱海度假精品線路13條,旺季開通環城旅游巴士,加大文旅亂象綜合整治力度,成功舉辦櫻花節、煙火秀、百家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大連研學創新發展大會等特色活動,我區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入選全省唯一的新一輪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創建單位,獲評省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創建單位。全年接待旅游人數122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68億元。
推動現代農業高效發展。助推韓偉集團獲評國家級標準化示范養殖場,蓋世食品成為全省首批預制菜生產示范推廣基地,柏嵐子養殖場等4家企業被授予“省級生態農場”,海帶和裙帶菜產量同比增長7.6%。
推動消費市場快速恢復。改造升級鹽場海鮮一條街,連續開辦汽車后備箱集市,成功舉辦第二屆電商節、夏季房交會等促消費活動,得勝、江西、水師營街道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通過市級驗收,海晏堂等4家企業獲批國家級電商龍頭企業。住宿餐飲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89%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