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皮口屬燕國領地。
秦于燕亡后,置遼東郡,皮口屬遼東郡之汶縣轄。
西漢改為東沓縣,皮口為其轄治。
東漢屬平州轄皮口。
三國魏嘉平二年(250年),魏置北豐縣,皮口為其轄治。
唐屬積利州轄獨木關(正式載入官冊)。
唐總章元年(668年),更名鎮海關。
北宋屬遼之化成縣(即今之金州)。
元時皮口屬遼陽行省金州萬戶府,后改萬戶府為總管府,皮口為其所轄。
明定遼都衛于金州,皮口為其所轄。
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金州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皮口的地方行政為其轄治。
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皮口設貔島總兵營,地方行政屬金州衛。
清置海城縣金州巡檢司,皮口仍為所轄。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旅大置寧海縣,皮口屬其轄治。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寧海縣改為金州廳,皮口為其轄治。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沙俄進駐貔子窩并擬建貔子窩市,建市府衙門。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侵略者將貔子窩作為金州政區第五管區,金州民政署下置貔子窩民政支署。
民國十九年(1930年)10月,置關東州廳直屬的貔子窩民政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新金縣政府設在貔子窩,同時設貔子窩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國民黨建金縣,貔子窩改為寧海鎮,后改寧海行政公署,駐寧海鎮辦事處。
1950年8月,改為新金縣第一區。
1951年5月,第一區增設貔子窩鎮。
1958年10月,成立貔子窩公社。
1962年1月,貔子窩鎮并入貔子窩公社。
1965年8月,貔子窩更名皮口。
1969年8月,皮口鎮、社合一,成立皮口公社。
1973年5月,撤銷皮口公社,分設皮口鎮公社和皮口公社。
取消公社建制之后,皮口公社改皮口鄉,分皮口鎮和皮口鄉兩個行政機構。
1985年,撤銷皮口鄉,同皮口鎮合并。
2001年,撤銷皮口鎮、贊子河鄉,合并設立皮口鎮。
2010年11月,皮口鎮改皮口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