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西豐地域屬燕國遼東郡地。
漢,屬玄菟郡地。
晉代,為高句麗地。
唐代,為渤海長嶺府地。
遼代,為遼陽府的轄地。
金,為咸平府地。
元初,為咸平府東北境,后屬開元路地。
明,為葉赫部西境。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滅葉赫后封禁此地,為封禁圍場西流水的一部分,隸屬永吉州。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開始弛禁。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招民開墾,并實行對墾荒的移民進行獎勵的政策,自此人口逐漸增多。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設置總管衙門,統轄旗民,建設市街,境內逐步繁榮。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置西豐縣,隸屬于海龍府管轄。
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沈道。
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西豐隸屬于遼寧省為二等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西豐縣隸屬于奉天省為乙類縣。
在此以后的幾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西豐縣均隸屬奉天省。
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在原十八省的基礎上增設了四平省,西豐縣劃屬四平省所轄。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東北劃為九省,將當時的偽四平與興安南省合并為遼北省,西豐縣又劃屬遼北省所轄;10月西豐解放。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西豐縣劃歸遼寧省第二行署。
1947年至1951年,西豐縣劃歸遼東省通化專區。
1952年至1954年,西豐縣劃歸遼東省。
1955年至1958年,西豐縣劃歸遼寧省鐵嶺專區。
1959年至1963年,西豐縣劃歸沈陽市。
1964年至1966年,西豐縣歸沈陽地區專員公署。
1976年,西豐縣歸屬于遼寧省鐵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