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轄鄉。1958年建西洋店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132平方公里,人口8萬。平(輿)正(陽)公路過境。轄西洋店、潘營、趙廟、高臺、吳灣、周灣、尹灣、西洋潭、老灣、王寺臺、詹莊、聶寨、彭莊、后崗、耿莊、毛陳莊、譚趙、鄭莊、秦王、小尹、賈營、陳寨、馬樓、梨樹園24個村委會。有糧油加工、飲食服務等業。馬樓村以屠宰牛羊而聞名。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 |
平輿縣轄鄉。1958年建萬金店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1公里,面積78平方公里,人口4.8萬。駐(馬店)新(蔡)公路過境,小清河由西北向東南過境。轄萬金店、土店、張坡、大郭、廠廟、黃莊、馮郭莊、老宋寨、余營、余莊、周莊、劉小、王寨、茨園1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大豆、紅薯、芝麻、蔬菜,是國家白芝麻生產基地之一。.……。 |
射橋鎮位于平輿縣城21公里處,是平輿縣至上蔡縣捷徑之地。洪河,茅河縱橫穿境而過,給射橋帶來了悠久的歷史。本區共轄14個行政村,186個村民組,62385畝耕地,52315人。該鎮離107國道70公里,離106國道60公里,平--射公路,射--留公路縱橫而過,交通便利,位置優越,資源豐富。射橋鎮屬淮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是我縣油菜生產基地。農作物種類繁多,以盛產小麥、玉米、……。 |
平輿縣轄鎮。1949年為廟心灣鄉,1956年改中心鄉,1958年建廟灣公社,1983年改鄉,1995年改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5.9萬。洪河縱流過境。有公路通縣城。轄廟灣、龍王廟、大楊、大盧、里灣、河西、趙莊、韓莊、馮莊、黑田、李寨、楊竹園、鄭樓、八里夏、代關廟、崗里、念張、余樓1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面粉加工、皮革、編織等廠,特產山羊皮。農業主產小麥、大豆、玉……。 |
王皮溜鎮位于縣域東南部。東靠亳縣的梅城、木毗樓二鄉,西鄰觀堂鄉,南隔清水河與鄲城縣的張完集、汲水兩鄉相望,北與城郊鄉接壤,東北和太清宮,鄭家集兩鄉鎮毗鄰,東西長12公里,南北長11公里,面積75.5平方公里。 該鄉地勢低洼,最高海拔40米,最低37.5米,北部多兩合土。白溝河貫穿東西八個行政村,建有李樓水閘,宜于灌溉。耕地面積。78496畝,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豆、高梁和棉花、煙葉、芝麻等。 ……。 |
馬鋪鎮位于鹿邑縣北部,商沈公路縱穿全境,交通便利。北靠棗集鄉,南臨惠濟河? 與老莊鄉隔河相望,西鄰賈灘鄉,西北與柘城縣毗鄰,東與亳縣交界。東西寬10公里,南北長14.5公里。地理座標:東經115。29’--35’,北緯33。55’--34。02’。共轄15個行政村,1個林場,113個自然村,40363人。該鎮地勢北部稍高,南部較低,坡度較緩,平均海拔43.5米。氣候溫和,夏季雨量充沛,適于各種農作……。 |
張店鄉位于縣西南部,清水河南岸。南與鄲城接壤,北鄰試量、趙村兩鄉,東接生鐵冢鄉,西靠任集鄉。商、沈公路縱穿東部。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6.5公里,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 該鄉耕地56698畝,淤地占66.5%,兩合土占3.8%,鹽堿地占5%,青沙地占1.7%,低洼地占26.4%,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高梁、棉花、煙葉等。 該鄉尾毛加工業發展較快。 鄉內有清水河、晉溝河、小洪河、羅家……。 |
楊湖口鄉位于豫東平原,北與商丘市柘城縣交界,東鄰賈灘鄉,南接穆店鄉,西靠玄武鎮,處于鹿邑縣城北工業區和玄武工業區之間。全鄉轄38個行政村,126個自然村,總人口7.1萬人,總面積7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206.15公頃。 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幾年來,楊湖口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經濟固本、民營經濟強鄉、特色經濟富民”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內引外聯,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面粉……。 |
高集鄉位于鹿邑縣西北部,與商丘市柘城縣接壤。南靠311國道,東臨老沈線省道,許亳高速貫穿其中,境內道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高集鄉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常年平均年氣溫14.7度,自然條件優越,適合于各種農作物的生長和各種畜禽養殖。全鄉有23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為50平方公里,總人口為 4.8萬人。 二、高集鄉適合各種經濟類型協調發展的幾大優勢 1、便利通達的交通……。 |
穆店鄉位于鹿邑縣境中北部偏北地區,距鹿邑縣城約12公里,南臨311國道,北靠渦河,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9公里。全鄉共轄32個行政村,127個自然村,5.4萬人,58770畝耕地。 地理優越,交通便捷,集鎮建設日新月異。 穆店鄉始終以發展為主題,以學趕先進為動力,以對外開放為舉措,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發展壯大工業主導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努力實現全鄉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全……。 |
梨林鎮位于濟源市東部,有濟源“東大門”之稱,距市區12公里。西邊與濟源市亞橋鄉相鄰,北邊與五龍口鎮相連,南與孟州市毗鄰。新濟公路橫貫東西,207國道貫穿南北,濟焦、濟洛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 鎮域呈桑葉形,總面積67.2平方公里,轄45個行政村42000人,其中有1個回民村,1400口人。全鎮地域平坦,丘陵、沙灘、平原面積分別占總面積的9.5%、6%、84%,主要河流有沁河、蟒河、大運河。氣候屬于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