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3]
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3]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工作的通知》(辦公共函〔2021〕53號),經各省推薦、集中評審和現場抽查,確定了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擬命名名單。 |
朝陽縣位于遼寧省西部,地處冀蒙遼三省(區)交界處,西連內蒙古自治區,是遼寧進入內蒙古的門戶區域。東北部分別與朝陽市雙塔區、龍城區和北票市毗連,東和東南與錦州凌海市、葫蘆島市南票區、連山區接壤,南靠葫蘆島市建昌縣,西靠建平、喀左,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為鄰。地理坐標為北緯40°55′~41°54′,東經119°52′~120°47′。南北長109.1千米,東西寬76.2千米。縣城位于北緯41°43′……。 |
連山區位于遼寧省西南部,遼東灣北岸,是葫蘆島市的主城區,于1989年6月在原縣級錦西市基礎上設立。全區共轄9個鄉鎮、7個街道辦事處、轄87個社區,115個行政村,1個省級開發區,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連山區總人口為44.29萬人。總面積約1173.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為309.95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26.4%;果園地面積約為57.15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4.9%;林地面積約……。 |
公吉鄉地處長白山余脈,輝發河畔,位于樺甸市東13公里處,三面環水,長青公路貫穿東西,煙白鐵路由此經過。鐵路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公吉鄉幅員521平方公里,耕地6738公頃。屬丘陵山區,農民居住分散,是全省唯一的民間散居鄉。公吉鄉轄24個村,1個街道。141個屯,169個社。總戶數7722戶,人口28733人。公吉鄉礦產資源豐富,頁巖和黑煤的儲量最多。礦泉水資源豐富,已通過國家檢驗認證。硅藻土……。 |
東遼縣轄鎮。1949年設區,1955年置鎮,1958年改公社,1985年復置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7公里,面積192平方公里,人口3.3萬。鎮政府駐渭津。四(平)梅(河口)鐵路、集巴公路過境。轄渭津、渭濱、大榆、方地、陳家、恭和、正俗、仁恕、尚義、福勝、福錄、喬家、福民、增福、樺皮、宮家、前涼、后涼、小良、三星、年豐、牟家22個村委會和站前、鐵北、橋西、津東4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水泥、水泥制……。 |
雙陽區位于吉林省中部、長春市區東南部,1995年撤縣設區,幅員面積1677平方公里,轄8個鄉鎮(街)、134個行政村,總人口39.6萬人,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梅花鹿之鄉”。與其他縣(市)區相比,雙0有五個方面的比較優勢:一是區位條件優越。雙陽城區距長春市中心37公里,屬半小時經濟圈以內。交通較為便利,龍東公路與長春市主城區相連,龍雙公路連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長雙煙鐵路縱貫南北,長遼鐵路2017年1……。 |
開山屯鎮位于龍井市東部,距市政府所在地龍井市37公里,北臨圖們市東濱圖們江與朝鮮隔江相望。開山屯鎮現有總面積為201平方公里,其東邊沿江邊境線36公里,是座山清水秀,美麗富饒,具有悠久文明歷史和革命傳統的邊陲小城。全鎮有9個行政村、68個自然屯和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有9228戶、26142名居民。其中農業人口占4987名。全鎮耕地面積2153公頃,其中水田面積達360公頃。 開山屯鎮是祖國東大門……。 |
位于縣城東北14公里處,東、北接依安界,南鄰本縣黎明鄉,西與林甸鎮、宏偉鄉接壤。幅員面積53.2萬畝,耕地23.7萬畝,濕地、沼澤及水面4萬畝,林地8.4萬畝,森林覆被率15.88%,草原14.8萬畝。總戶數6.348戶,其中農業戶6195戶,總人口24,251人,其中農業人口23,686人。我鄉交通十分便利,林新路、林依路、河東環路和福興小區環路四條黑色路面,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教育行政狀……。 |
地處青岡縣城所在地。2001年3月與原城郊鄉合并。全鎮現有九個行政村、八個社區、一個社區服務中心,三十六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65.4平方公里,總人口92,397人,其中農業人口16,297人,總戶數20,072戶,農業戶數710戶。耕地總面積44,779畝,農業人口人均占地2.78畝。七戶工業企業,其中鎮辦企業2個,招商引資企 業5戶,個體工商業戶(農村部分)58家。面對“努力快發展,全面奔小康”……。 |
富裕縣地處嫩江中游左岸,南與齊市、大慶市毗鄰,東與依安縣接壤,西與甘南縣隔江相望,北與訥河市相連。齊北、齊加兩條鐵路在縣城交匯。G111、S302兩條公路從境內通過,是齊市北部的交通樞紐。幅員面積4,0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0萬畝,草原176萬畝。總人口30萬,有4鄉6鎮、90個行政村,17個少數民族聚居村,有漢、滿、回、蒙、達斡爾、柯爾克孜等2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5%。194……。 |
奉賢縣轄鎮。1984年建柘林鄉,1994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26.4平方公里,人口1.5萬。轄馮橋、營房、夾路、奉海、東海、船浜、郊南、柘林、漁業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蔬菜。是上海“東方對蝦”的主要養殖基地。鄉鎮企業有電器開關、機械設備、化纖、服裝、塑料化工、鋁合金輪圈等行業。.……。 |
金山區地處杭州灣畔,位于滬、杭、甬及舟山群島經濟區域中心,是上海市的西南門戶。豐富的土地資源、23.3公里的海岸線和建深水港的天然條件,構成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環境優勢和經濟輻射優勢。全區陸地總面積586.05平方公里,人口55萬,轄8個鎮及1個街道。中國著名的特大型企業——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學工業區一部分坐落于境內。金山區交通便捷,滬杭鐵路、金山鐵路支線和亭衛公路、新衛公……。 |
羅店是上海市的一個歷史名鎮,素有“金羅店”之稱。它位于寶山西北部,距市中心28公里,東距寶山新城16公里,西距嘉定城區11公里,北距太倉市 15 公里,行政區劃面積 50 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5.01萬。2001年全鎮GDP10.27億元。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具有門戶城鎮的區位優勢。羅店位居郊環線與滬太路交匯處,是上海北部具備連接國內外良好水陸交通條件的門戶城鎮之一。鎮內有滬太路、……。 |
彭浦鎮地處閘北區西北部,彭浦鎮地處閘北區西北部,是上海市北郊著名的蔬菜種植區,上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同志曾經為彭浦鎮白遺橋村題詞。改革開放以后,彭浦鎮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九十年代初,成為市郊著名的億元鄉鎮,人均收入連續幾年名列市郊前茅。彭浦鎮還是一個文藝之鄉,攝影、民間舞蹈等開展得有聲有色。上世紀末,被文化部和農業部授予“中國攝影之鄉”稱號。.……。 |
三林鎮位于浦東新區西南部,北與上鋼新村街道、周家渡街道隔川楊河相望,東與六里鎮、北蔡鎮、南匯縣相鄰,南與閔行區浦江鎮相接,西瀕黃浦江。總面積3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98.4公頃;共有29110戶、74932人,其中農業人口11874戶、30842人。下轄24個村委會和11個居委會。鎮域內南有外環線和徐浦大橋橫貫,是連接浦東國際機場與虹橋國際機場的重要通道;有3公里長水岸線;楊高南路、上……。 |
江陰市轄鎮。1949年設月城鎮,1951年改月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1年復設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距江陰市城區14公里,無錫市城區29公里。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4.3萬。錫澄公路和月橫公路縱橫穿境,分別與臨近的滬寧高速公路兩個專用道口相接,錫澄運河和在建的新長鐵路從境內通過。轄沿塘、日照、花塘、戴莊、馮涇、月城、上塘、三河、雙橋、沿山、白馬、黃港、西湖、河岸、三塘、元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