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5]
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5]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工作的通知》(辦公共函〔2021〕53號),經各省推薦、集中評審和現場抽查,確定了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擬命名名單。 |
溝溪鄉地屬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柯城區西部邊境,距衢州府城20公里,西界常山縣,東與石梁鎮、航埠鎮相交。全鄉轄溝溪、上葉、墩頭窯、高塘、山頭、后塢、上余坂、洞頭、余西、余東、宋家壟、斗目壟、直塢、碗東、留山、李山、何家、梅坑、爐鋪、后力、五十都、碗窯22個村委會。-水電建設 鄉內建有梅坑水電站。-主要產業 柑桔、胡柚、生豬為農業主要產品。-一方名村 余東村距衢州市區16公里,全村總面積1.65……。 |
石牌國土面積91.7平方公里,人口10萬。1999年,該鎮被列為安徽省中心建制鎮,2000年被評為省重點中心鎮,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發改委等6部委授予“全國重點鎮”。明清以來,這里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商賈云集,貨賄泉流,乃懷寧諸鎮之首。建國后長達半個多世紀石牌作為懷寧縣城所在地,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千年古鎮,遐邇聞名。石牌民間文化是古皖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鐘靈毓秀,人文薈萃,……。 |
鳳陽,位于淮河南岸,這里集安徽省旅游強縣、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縣、最美中國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一生中要去的‘66個文化旅游大縣’之一、中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縣等諸多榮譽稱號于一體。大自然的厚愛,饋贈給鳳陽一方名山勝水,孕育了內涵厚重的淮河文化,哺育了一代農民皇帝朱元璋,造就了“敢為天下先”的小崗人,唱響了膾炙人口的“鳳陽花鼓”。鳳陽因此以“帝王之鄉”、“花鼓之鄉”、“改革之鄉”、“石英之鄉”……。 |
臨泉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邊界,與皖豫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面積1839平方公里,2021年戶籍人口231.3萬(常住人口164.9萬),轄5個街道、21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南北共建產業園,406個村(社區)。臨泉歷史悠久。古稱沈子國,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的封地,距今3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姜子牙、百步穿楊養由基的故里。該縣地處祖國東部,安徽省的西北邊陲。地理坐標為東……。 |
當涂縣位于長江下游南岸,介于南京、馬鞍山和蕪湖之間,是安徽的東大門、南京的衛星城,也是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全縣總面積10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7萬人,轄10鎮1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近年來,當涂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詞,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幸福當涂,各項工作持續走在全省縣級第一方陣前列,連續多年入選全國綜合……。 |
1、地理位置。馬城鎮位于懷遠縣東南部,距縣城10公里,東鄰天河,與蚌埠市禹會區秦集鎮接壤,南與淮南市上窯鎮分山而治,西臨淮河,與常墳鎮隔河相望,北與荊涂風景區相連,中夾國營十二門塘水稻良種場。2、面積。全鎮政區面積157.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3萬畝,人均耕地1.5畝,東西最大距離12.3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5.6公里。3、自然環境。①地形、地貌:馬城鎮位于淮北平原南緣,沿淮丘陵東南部,鎮域……。 |
三陽鄉位于歙縣南部,地處皖浙交界處,座落于美麗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腳下,是黃山市規劃的中心鄉鎮。被著名文學家郁達夫、林語堂喻為“東方小瑞士”。三陽鄉交通便利,有徽杭公路穿鄉而過,有徽杭高速公路(三陽設有道口)直通黃山、杭州,有唐三公路通往千島湖。鄉土面積121.8平方公里,現轄19個行政村,152個村民組,21120人。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84元。三陽鄉盛產茶葉、菊花、山核桃、筍干等農……。 |
黃崗鎮位于安徽省阜南縣的東部,淮河蒙洼分洪道北側的沿崗區城,面積六十三平方千米,人口50168人。S328省道貫穿全境9.9 千米,距105國道、京九鐵路、阜陽機場分別為25千米、 30千米、33千米,水陸交通便捷。 黃崗因盛產柳編而聞名,當地出產的杞柳皮薄、柔韌、實心、潔白,著色力強,用黃崗杞柳編織的工藝品倍受國內外客商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杞柳之鄉”;2003年……。 |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的東部,位于福建與江西的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通用閩北方言和國語。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征,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 |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東經117°55′—118°32′,北緯25°23′-25°56′。東與永泰縣、仙游縣毗鄰,南和永春縣接壤,西連大田縣,北毗尤溪縣。縣境東西長62.1公里,南北寬60.4公里,總面積2232.1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73萬畝,占總面積的81.6%;耕地面積186168畝,占總面積的5.6%,人均耕地0.62畝。德化縣地處閩中屋脊戴云山區,全縣地勢較高、地形復雜……。 |
連江縣地處福建省東部沿海,東與臺灣、馬祖列島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南扼閩江口,北接閩浙通道,雅稱“閩都金鳳”。全縣總面積428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280個村居,總人口約67萬人。202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87.18億元,比增8.3%;一產增加值完成175.23億元,比增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增9.3%;三產增加值完成25……。 |
新橋鎮位于漳平市北部。故稱“和睦里”;解放后稱“漳平縣新橋第六區”;1958年成立“新橋人民公社”;1969年改稱“新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成立“新橋鎮人民政府”。面積498平方公里,2005年全鎮耕地面積有2.19萬畝,林地面積58.05萬畝。總人口(2005年)3.557萬人,其中居民人口4860人。總戶數6120戶(不含居民戶)。分設23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139個自然村,22……。 |
古田縣轄鎮。1958年設杉洋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東部,面積205平方公里,人口3.3萬。轄杉洋、夏莊、遠地、梨洋、溪門、白溪、寶橋、松洋、善德、康寧洋、珠洋、浮洋、芹尺、葉洋、東吉、嶺里、東雙、坂斗、橫山、樓下、洪灣21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電力、竹編、食用菌加工、石板材、茶葉加工等廠。農業主產水稻、薯類,兼產茶葉、油柰、桃、李、蘑菇。境內有著名的藍田書院遺址。.……。 |
漳浦縣轄鎮。縣府駐地。民國29年(1940)置綏安鎮。1956年更名城關鎮,1958年更名城關公社居民大隊,1982年復置綏安鎮。位于縣境中部,鹿溪下游。面積1247平方公里,人口87萬。324國道過境。轄東街、西街、南街、北街、城東、城西、朝陽、城北8個居委會和南門、油車、石齋、京里、綏東、綏西、綏南、綏北、溪南、馬坑、鹿溪、爐尾、黃倉、麥園埔、草埔、大埔、英山、后港、頂下草、下梧、樓腳、后潭、……。 |
興國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轄25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1個城市社區管委會、303個行政村、20個社區(居委會),國土總面積32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5萬。興國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興國建縣始于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置平固縣,至今已有近1800年歷史;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以年號為名,改稱“興國縣”。歷代人文薈萃,唐代書法家、“江南第一宰相”鐘紹京,明朝勘擇十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