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
興義市總體概況貴州省興義市位于東經104°51'-104°55',北緯24°38'-25°23',地處滇、桂、黔三省(區)結合部,歷來就是西南地區一個重要商貿中心,素有“黔桂鎖鑰”之稱.興義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黔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東與本省安龍縣接壤,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林、隆……。 |
西昌位于四川西南部,是攀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結合處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2大平原)腹地,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南北最長約20公里,東西最寬約43公里,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全市轄38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14個居民委員會,231個行政村……。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確定之后,湖北省丹江口市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水都”。南水北調的中線調水源頭,亞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庫,成了舉世矚目的焦點。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丹江口市,春秋戰國史稱均陵,秦滅楚國置縣武當,漢承秦制,隋唐改稱均州;宋、元、明、清歷代皆為重鎮;民國初年改州為縣;1983年撤消均縣改丹江口市.這里人杰地靈,人文薈萃,先賢輩出,陳摶、蘇轍、徐霞客等歷史名人來此賦詩撰文,為古均州文化增……。 |
鳳凰縣地處湖南省西部邊緣,全縣總面積1751.10平方公里,南北長66公里,東西寬50公里。全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平均降雨量1308.1毫米,平均年日照為1266.3小時,年平均氣溫15.9°C。鳳凰鐘靈毓秀,自然資源豐富。1998年末有耕地面積349.45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9.96%,人均耕地約1畝。林牧用地面積大,有林地998.67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 |
廬山市位于江西省北部,處鄱陽湖腹地,轄10個鄉鎮,總面積765平方公里,總人口近28萬。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廬山風景名勝區已全部納入廬山市行政區劃之中,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體,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這里文脈悠厚源遠流長。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司馬遷就將廬山載入《史記》,陶淵明在廬山開中國田園詩先風,高僧慧遠建東林寺創“凈土宗”,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迄今為止,歷代……。 |
騰沖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部,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毗連,國土面積5845平方公里,國境線長150公里,下設12鎮5鄉2街道、220個村(社區)、2854個村民小組,戶籍總人口69.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5萬人)。騰沖西漢屬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隋唐置羈縻州,元至元十四年改為騰沖府,明洪武十五年隸云南布政司,建文二年改騰沖守御千戶所隸金齒司,正統十年改騰沖軍民指揮……。 |
青陽縣位于長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東臨南陵、涇縣,南連石臺、黃山,西交貴池,北與銅陵接攘,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區九華山座落境內,面積1130.7平方千米,轄11個鄉鎮,110個村,10個社區、街道居委會,總人口275978人。縣境南北向長約65公里,東西向寬約40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群峰峭拔,中部丘陵綿延,北部以平原、圩區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稱。青陽歷史……。 |
欒川因傳說遠古時期鸞鳥群棲于此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部,東與嵩縣毗鄰,西與盧氏接壤,南與西峽抵足,北與洛寧摩肩,素有“洛陽后花園”和“洛陽南大門”的美譽。欒川縣總面積2477平方千米,素有“四河三山兩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現轄15個鄉鎮(重渡溝管委會)、213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35萬。欒川縣是國家衛生縣城、中國旅游強縣、國家生態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游示范縣、全國魅力新農……。 |
荔波地處貴州高原南部,東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環江、南丹縣毗鄰,總面積2431.8平方公里,轄5鎮2鄉1街道(其中1個水族鄉、1個瑤族鄉),總人口18萬人,主要為布依族、水族、漢族、苗族、瑤族,少數民族人口占92%以上。荔波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植被保護完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被譽為“地球綠寶石”,素有“地球之花、山水天堂”之美譽,先后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全國……。 |
黃山古稱黟山,黃山之南,全景黟縣。黟縣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發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的核心區之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生態示范區、中國旅游強縣”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畫里鄉村”千年古縣的美譽。面積857平方公里,人口9.53萬。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黟縣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年)。“黟”字本義為黑、黑木。因建置于黟山南邊而得名。境內完整保存1590幢明清古建筑,擁有西遞、宏村世界文……。 |
長興,坐擁太湖、背-目而涵養一方,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襟帶浙蘇皖三省門戶,自古被稱為“三省通衢”。縣域面積1431平方公里,下轄9鎮2鄉4街道,常住人口67.8萬人。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801.39億元。吳根越角,古意深遠。“古生態三絕”解碼文化基因,“金釘子”剖開遠古切面,揚子鱷微露中生代溟蒙面紗,古銀杏枝蔓漫溢江南韻味。吳越時期筑城始名“長城”,西晉太康年間建縣后稱“長興”。陳武帝誕于下箬,……。 |
青州,為古“九州”之首,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現轄4個街道、8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124個自然村,977個村委會,78個居委會,人口96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85萬。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地質公園、中國長壽之鄉、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綜合獎。2020年取得濰坊市綜合考核第2名、省群眾滿意度測評第5名、省縣……。 |
井岡山,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新中國成立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于1950年設立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撤縣設市。2000年5月,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并組建新的井岡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岡山管理局。2020年區劃調整后,現井岡山市轄16個鄉鎮街道,128個村民委員會……。 |
玉山,近接閩越,遠控吳楚,為豫章第一門戶,素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地處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東部。東界浙江省開化縣、常山縣、江山市,南接廣豐區,西鄰信州區、廣信區,北毗德興市。距上饒42千米、南昌290千米、杭州354千米、上海555千米。轄區東西寬75千米,南北長62千米,面積1732.45平方千米。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51.9萬人,縣城常住人口16萬人。玉山交通便利。境內有滬(上海……。 |
瑞金位于江西省東南邊陲,因“掘地得金、金為瑞”而得名。唐天佑元年(904年)置瑞金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監為縣,至今有一千多年歷史。1931年11月——1934年10月為蘇維埃中央政府直屬縣,并改名“瑞京”,1949年8月解放,1994年5月撤縣設市,2014年7月被列為省直管縣(市)綜合體制改革試點。全市國土面積2441.4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口71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