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設立大畓村,1999年設立大南坂鎮,2011年設立大畓村委會,2019年7月設立大畓社區居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
福建省民國政府大南坂農場舊址,2019年7月設立小南坂社區居民委員會,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1960年安置印尼歸僑,當時為第三作業區。 1999年改為金崗山村,2011年正式掛牌。 2019年改為社區,沿用至今。 |
1956年8月成立臘山大隊,1971年12月改為臘山大隊,1999年改為臘山村2011年掛牌,2019年7月改成臘山社區居民委員會,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1958年9月,居石榴公社梧陂大隊,1960年規劃大南坂農場,1999年申報行政村,2011年掛牌,2019年7月改成梧陂社區居民委員會,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1958年9月,屬石榴公社梧陂大隊,1960年規劃大南坂農場。 1971年改為刺塘后作業區。 1999年申報行政村。 2011年掛牌成立,2019年7月改成刺塘后社區,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下樓在清代為在場下布保,1940年為東英鄉下樓保,1944年東英鄉并屬綏安鎮。 1958年改為城關公社下樓大隊,1962年3月劃為大南坂農場下樓村,1999年改制建下樓行政村,2019年7月12日村改為社區,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宋朝至清朝(960-1910)地屬縣坊,1911年-1940年中區商樹埔社,1952年-1956年第一商樹埔鄉(含京里,上埔大隊,梧陂,刺塘后,周軍,尖峰),1958-1961年城關公社上埔大隊,1961年劃屬大南坂上埔作業區,1999年申報行政村,2011年掛牌成立,2019年7月村改社區,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清代為在坊下布保,解放后改為下樓村,1952年改為瓷窯鄉,1956年改居石榴區溪南鄉,1958年改為城關公社,1962年3月改屬大南坂農場下樓作業區,瓷窯作業區,1999年申報行政村,2011年設立瓷窯村并正式掛牌,2019年7月改成瓷窯社區居民委員會,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1964年建成青年山果樹實驗站,1971年12月改為第五作業區,1999年申報行政村時規劃臘山村,2011年成立青年山村并掛牌,2019年改為社區,沿用至今。 |
1965年建成農建一隊,1971年初農一改為“農一”大隊,1972年初改為第六作業區,1999年申報行政村時劃歸臘山村,2011年設立農一村并掛牌,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2019年7月經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改成農一社區居民委員會。 |
清代居八部洋保。 民國時期居盤陀鄉蒲野保管轄。 1958年劃居石古農場,1964年2月,石古第三分場的芳埔作業區劃給大南坂第一分場管轄,1999年申報芳埔村,(包括坑內作業區),2011年設芳埔村并掛牌,2019年7月改成芳埔社區居民委員會,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2)戴君胃德次子克紹,三子克統的后裔遷居漳浦縣霞美鎮的戴坑,于明初分后裔于官徑。 1964年2月石古第三分場坑內作業區劃歸大南坂,1999年申報行政村,2011年成立坑內村并掛牌。 2019年7月成立坑內社區,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
新民村清代屬人都洋保,民國時期屬盤陀鄉蒲野保管轄,1958年劃歸石古農場,1964年2月石古第三分場,隆福作業區劃給大南坂第一分場管轄,1971年改為農建二隊,1999年申報行政村,2011年正式掛牌,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