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接嶺南,人安物阜”取名南安鎮。 |
原名峰山里城。建于明朝正德十一年(1517)后廢建新城,因而得名。 |
以駐地樟斗村而得名。 |
以駐地池江圩而得名。 |
以境內青龍圩命名,原名黃漂圩,始建于清道光25年(1845)。 |
建于明末清初,原名左泊,因處于小河左旁,多有王竹排停泊而得名,后訛為左拔。 |
相傳,在某地學佛的許旌陽,得知孽龍(系邪惡的鬼怪)在境內丫山西麓開始造海,揚言要淹沒整個江南西道,即前往斬孽龍,孽龍被追至此,突然變成黃色,成為黃龍。黃龍之名源于此。 |
吉村圩早年稱之為廻龍圩,清康熙年間改稱為吉村圩。此為山間小盆地,山青水秀,地平田肥,而名吉祥命名為吉村鎮。 |
以前村莊地虛,河流多,河里的鯉魚很多,經常浮出水面。 |
原名河峒。據傳古時境內有條人行古道沿河延伸,走進彎曲的小路像似進入的山峒,故名河峒。20世紀50年代初演變為河洞。 |
以駐地內良圩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