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都勻市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都勻市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廣惠街道位于都勻市城市中心區域,辦事處駐地普安路53號八一小區內;有廣惠路、劍江中路、劍江北路、文明路、環東北路、勝利路、普安路、新華路、環城西路、河濱路、民族路11條大街,32個小巷。面積15.79平方公里,人口8.6812萬人,轄5個社區。轄區居民有布依、苗、水、瑤等30個少數民族,占轄區總人口的42.5%。旅游景點有都勻市東山公園、石板古街等。
以轄區內有古建筑物文峰塔而得名文峰街道。2014年4月批準成立(黔府函【2014】80號)。

轄區為原文峰路街道范圍。

貴州黔南州都勻市文峰辦事處。

解放前為一片農田,住戶稀少,森林茂密,寨子被竹林團團圍住,街道辦事處駐小圍寨,故名。小圍寨街道于2003年元月由鎮改街道。

小圍寨街道于2003年元月由鎮改街道。它位于貴州都勻市南郊,東與大坪鎮交界,南與河陽鄉毗鄰,西與江洲鎮接壤,北與沙包堡辦事處、市經濟開發區相連,辦事處駐地距離市中心約4公里。全辦總面積約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4.75公頃,林地面積105.22公頃。

小圍寨辦事處于2003年元月由鎮改辦事處。它位于都勻市南郊,東與大坪鎮交界,南與河陽鄉毗鄰,西與江洲鎮接壤,北與沙包堡辦事處、市經濟開發區相連,辦事處駐地距離市中心約4公里。全辦總面積約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4.75公頃,林地面積105.22公頃。
辦事處轄7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有67個村民組,55個自然寨,共15749戶,50012人,其中:農業戶:5313,農業人口:18614。主要居住布依、苗、畬、漢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1700人,占46%。全辦土地面積80.5平方千米,其中田230公頃,地275公頃。

轄區內工商企業253個,個體經營戶2150個。主要經濟來源以從事二、三產業為主,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經果林、養殖畜禽為主。2010年,全辦工業總產值97100萬元,農業總產值69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64元。

沙包堡辦事處于都勻乃至黔南的交通樞紐上,有很多主干道穿境而過。主要有黔桂鐵路、貴新高速、320、321國道。是貴州通往兩廣等沿海地區的南大門。各村通有水泥硬化公路,交通比較發達。

--人口總數:50012人 農業人口:18614人 非農業人口:31398人

--行政區面積:8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7575.0畝

--主要民族成分:主要有布依,苗,畬,漢等民族 發展口號:構建和諧沙包堡,努力打造都勻投資興業新熱點

--所轄村:黃豐村,茶園村,龍江村,迎恩村,黃英村,劍水村,劍江村 生產總值:104085.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名特產品:楊梅,草莓,花卉 辦公所在地:都勻市沙包堡辦事處迎恩村

--自然條件:沙包堡辦事處地處亞熱帶氣候區,氣候特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冬寒冷干燥,夏秋高溫,夏季雨量集中,年平均降雨量1430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166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6.0℃,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區。 。

楊柳街鎮位于都勻市北部,距市中心約12公里,面積約119平方公里,與都勻市沙包保辦事處、甘塘和麻江縣谷硐鎮、賢昌鄉及貴家縣打鐵鄉接壤,210國道、貴新高等級公路、黔桂鐵路(鎮轄區內有兩個火車站站臺)貫境而過。境內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斗篷山風景區。全鎮總耕地面積為592多公頃,總人口數為1.1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880余人,占總人口7.4%;少數民族人口7770余人,占總人口的65.4%,人均純收入2242元。
洛邦鎮位于都勻市東郊,距市中心約8.5公里,總面積為10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09萬,人口1.6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827人),轄附城、甕桃、繞河、馬場四個行政村、2個居(家)委會,98個村民組,現有基層黨支部10個,2003年工業總產值完成4671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1487萬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07.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52元。
壩固鎮是都勻市的東大門,距市區約30公里。是黔南、黔東南兩州三縣(都勻、麻江、丹寨)的交匯處,區域面積141.5 平方公里。全鎮轄7個行政村,170個村民小組,10個居民小組,120個自然寨。2003年全鎮有農戶5780余戶,人口2.35萬人。
大坪鎮位于都勻市東部,總面積140多平方公里,距市區約18公里,轄18個村,3個居(家)委會,全鎮共6020余戶總人中2.33萬人,(其中:農村4990余戶,2.17萬人),行政區域內聚居著布依、苗、水等少數民族,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27454萬元,同比增長36.6%;財政收入完成1044.45萬元,同比增長271.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907元招商引資250萬元,勞務輸出1546人,匯回資金580萬元。
相傳,明代聚居于墨沖鎮境內的少數民族已開始種植小麥,故名“麥沖”,后取諧音名為墨沖,鎮由此得名。明代,墨沖鎮一帶稱麥沖堡。

民國時期,設墨沖區、鄉。

解放初期,名墨陽鄉,為原都勻縣第五區駐地。

1953年,設墨沖鎮及新莊、重坡、翁江3鄉。

1958年,1鎮3鄉合并為墨沖公社。

1959年,為墨沖管理區。

1962年,復稱墨沖公社。

1984年,墨沖公社改為墨沖鎮。

1991年,鳳席鄉并入墨沖鎮。

墨沖鎮地處貴州省南部,是都勻市的南門重鎮。距都勻市中心約30公里,總面積105.9平方公里,總人口2.0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940多人。地形呈東南走向,東鄰良畝鄉,南抵獨山縣麻萬鎮,西南與沙寨鄉接壤,西與平浪鎮毗鄰,北與河陽鄉相接,是布依、苗、水等少數民族的云集地。

平浪鎮原政府舊址僅彝族農民居住,彝語稱矣皮蒗。矣:水,皮:岔口,蒗:菁,意為幾條菁水匯合之地。后將矣皮蒗正音定名為“一平浪”,鎮名由此而來。民國時期,平浪鎮境域為南區平浪堡。

1953年,建平浪、平卡、平省3小鄉。

1955年,平浪、平卡合并為平浪鄉。

1958年,平浪、平省2鄉合建團結公社。

1959年,團結公社劃為平浪、平省2管理區。

1962年,成立平浪、平省2公社。

1964年,平省公社并入平浪公社。

1984年,平浪公社改為平浪鄉,屬平浪區。

1991年,由平浪鄉改為平浪鎮。

2014年,同意撤銷都勻市平浪鎮、凱口鎮、石龍鄉建制,設置新的平浪鎮,以原平浪鎮、凱口鎮、石龍鄉地域為新設置的平浪鎮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平浪村。

平浪鎮位于都勻市西南部,距市區約31公里,面積約94平方公里,轄1個居委會12上村80個村民組(行政村改革后并為5個村),共3047戶,總人口1.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萬人,占總人口的80%,全鎮有在冊耕地9601畝。

凱口鎮是農業大鎮,繼續發揮農業大鎮的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利用現代科技,形成一條以板粟為龍頭,帶動茶葉、經果、藥材等經濟作物發展。大力推廣畜牧業,引進良種畜牧品種,發展養豬、養牛為主的畜牧業,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以七星洞、望香臺為主的兩個溶洞群落,作為都勻地區旅游線路申報,將鯉魚灘景點建成黔南州野外生態垂釣基礎。
因作為都勻毛尖茶的主產區,故名。解放前屬貴定縣猴場堡區。

1956年9月貴定縣將凌云鄉、富溪鄉歸都勻縣。

1958年屬江州區,下轄凌云、富溪、擺忙三個鄉。

1991年撤區建鎮,轄江洲鎮、擺忙鄉。

2014年撤銷江洲鎮、擺忙鄉組建毛尖鎮。

2014年,撤銷都勻市江洲鎮、擺忙鄉建制,設置新的毛尖鎮,以原江洲鎮、擺忙鄉地域為新設置的毛尖鎮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江洲村。

因位于都勻市境東部而得名。勻東鎮是貴州省都勻市2014年4月14日批準新成立的一個鎮。

2014年,撤銷都勻市王司鎮、壩固鎮、大坪鎮、洛邦鎮建制,設置新的勻東鎮,以原王司鎮、壩固鎮、大坪鎮、洛邦鎮行政區域為新設置的勻東鎮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大坪村。

以水語得名,歸指溪流兩旁的山峰,蘭在水語中意指溪流。1949年11月屬第四區。

1957年劃歸三都縣。

1961年復歸都勻。

1962年建立陽和、基場、奉合公社。

1967年建立陽和、基場、奉合公社革命委員會,屬王司區委。

1980年改建陽和、基場、奉合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建立陽和、基場、奉合水族鄉人民政府。

2014年撤銷陽和、基場、奉合水族鄉行政區域合并組建歸蘭水族鄉至今。

2014年,撤銷都勻市奉合水族鄉、陽和水族鄉、基場水族鄉建制,設置新的歸蘭水族鄉,以原奉合水族鄉、陽和水族鄉、基場水族鄉地域為新設置的歸蘭水族鄉行政區域,鄉人民政府駐奉合村。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永久免费国产综合 | 在线人成亚洲播放网站 | 一级做a免费观看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