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鄉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紅崖區紅崖鄉的一個行政村,名曰“五里東溝”。 1956年撤區并鄉時,由金羊鄉管轄,為窯溝農業高級合作社(含東溝);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金羊公社,稱窯溝大隊;1961年區劃調整時劃歸新鮮公社后,分設為窯溝、東溝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東溝村民委員會;1985年撤區并鄉,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窯溝屬大柳鄉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由大柳區紅崖鄉管轄,分屬浦溝、窯溝行政村。 1956年撤區并鄉時為窯溝高級社(含浦溝),由金羊鄉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由新鮮公社管轄,稱窯溝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窯溝村民委員會,屬新鮮鄉所轄。 ;1985年撤區并鄉時,新鮮鄉并入金羊鄉,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2012年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窯溝村土地被征用,修建了安置小區和商品房住宅小區——東湖茗苑。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大柳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大柳區新關鄉所轄,名為新城行政村。 1956年撤區并鄉時,名為新城初級社,后和杏園初級社合作為新城高級社,由金羊鄉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更名為新城大隊,由金羊鄉管轄;1961年區劃調整時,劃由新鮮公社管轄;1983年社改鄉時設新城村民委員會,由新鮮鄉所轄;11985年撤區并鄉時,新鮮鄉并入金羊鄉,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大柳鄉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大柳區紅崖鄉所轄的浦溝行政村。 1956年撤區并鄉時,設農業高級社時改為新城村,屬金羊鄉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新城大隊,屬金羊公社所轄;1961年區劃調整時,改為杏園大隊屬新鮮公社管轄;1983年社改鄉時設杏園村民委員會,屬新鮮公社所轄。 1985年撤區并鄉時,新鮮鄉并入金羊鄉,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金羊區東岳鄉。 1956年撤區并鄉時,因生產新鮮蔬菜而聞名,故命名為新鮮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更名為新鮮大隊;1961年區劃調整時歸新鮮公社管轄;1983年社改鄉時設新鮮村民委員會;1985年撤區并鄉時,新鮮鄉并入金羊鄉,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隨著城市的擴張和發展,新鮮村土地相繼被征用,建成安置小區和商品房。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鄉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金羊區高橋鄉所管轄。 1956年撤區并鄉屬金羊鄉蔡家莊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金羊鄉,稱蔡家莊大隊;1961年區劃調整時屬新鮮公社;1983年社改鄉時設蔡莊村民委員會;劃歸金羊鄉管轄;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鄉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金羊區為高橋鄉;1956年撤區并鄉屬金羊鄉,成立高級社分為一社,二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金羊公社,為宋家園大隊;1961年區劃調整時劃歸新鮮公社管轄;1962年和邱家莊大隊合并為宋家園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宋家園村民委員會,屬新鮮鄉管轄;1985年撤區并鄉時,新鮮鄉并入金羊鄉,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二區(金塔區)管轄。 1956年劃歸金沙鄉管轄。 1958年9月金沙,金羊、中壩合并為金羊公社。 1961年區劃調整時劃為新鮮公社管轄,為皇娘娘臺大隊。 1983年社改鄉時設皇娘娘臺村民委員會,屬新鮮鄉管轄。 1985年撤區并鄉時,新鮮鄉并入金羊鄉,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鄉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金羊區倉堡鄉管轄,名曰平苑行政村。 1956年撤區并鄉后,屬金羊鄉管轄,為平苑農業生產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平苑大隊,屬金羊公社管轄;1983年社改鄉時,設平苑村民委員會。 1985年撤區并鄉時,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金羊區高橋鄉;1956年5月1日成立的五一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金羊公社管轄,稱五一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五一村民委員會,屬金羊鄉所轄。 1985年撤區并鄉時,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鄉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金羊區高橋鄉第六行政村。 1956年撤區并鄉時歸金羊鄉管轄,名曰“三盤磨“農業生產高級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更名為三盤磨大隊。 1961年區劃調整時歸金羊公社,稱三盤磨大隊。 1983年社改鄉時設三盤磨村民委員會。 1985年撤區并鄉時,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區管轄,地名叫海藏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金羊區海藏管轄行政村。 1956年撤區并鄉時屬海藏鄉所轄,為海藏初級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劃歸金羊區社管轄,為海藏大隊。 1983年社改鄉時設海藏村民委員會。 1985年撤區并鄉時,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區管轄,地名叫海藏溝。 地名叫海藏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金羊區海藏管轄行政村。 1956年撤區并鄉時屬海藏鄉所轄,為海藏初級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劃歸金羊區社管轄,從海藏初級社劃出部分生產隊,設海上大隊。 1983年社改鄉時設海上村民委員會。 1985年撤區并鄉時,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
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武威縣的行政管理區按水系劃分為六個渠,即黃渠(黃羊河水系)、大渠(雜木河上游)、雜渠(雜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懷渠(西營河上游)、永渠(西營河下游)。 民國24年(1935),將六個行政管理區劃分為2個鎮、12個鄉,屬金羊鄉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金羊區的松濤鄉,為四行政村。 1956年撤區并鄉時為金羊區松濤鄉所轄的初級合作社,后改為松濤高級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由金羊鄉管轄,稱松濤大隊。 1983年社改鄉時設松濤村民委員會。 1985年撤區并鄉時,屬金羊鄉管轄。 1997年10月,將金羊鄉改為金羊鎮,屬金羊鎮所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