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新建立黔中村民委員會管轄原埃沖、大寨、上寨3個村所轄范圍,村委會駐地馬場街上。 2004年至今屬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
1961年,建立云盤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云盤上,故名),簡稱云盤上大隊。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云盤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云盤村民委員會和計支村民委員會。 2004年,新建立云盤村民委員會管轄原營盤、計支2個村和原發貢村的紅巖腳、三家苗村民組所轄范圍,村委會駐地新村。 1961年屬六枝市新場區牛場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鄉,1991年9月屬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
1961年,建立牛場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牛場,故名),簡稱牛場大隊。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牛場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牛場村民委員會,簡稱牛場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牛場村民委員會管轄原牛場、后寨2個村所轄范圍,村委會駐地牛場街上。 1961年屬六枝市新場區牛場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鄉,1991年9月屬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
1961年,建立胡家包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胡家包,故名),簡稱胡家包大隊。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胡家包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尖巖(尖巖為胡家包大隊境內的一座很高的山峰,且是胡家包大隊的一個重要地理標志)村民委員會,簡稱尖巖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尖巖村民委員會管轄原雨過(不包括巖頭上)、尖巖2個村所轄范圍,村委會駐地大寨。 1961年屬六枝市新場區牛場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鄉,1991年9月屬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
1961年,建立黃平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黃平,故名),簡稱黃平大隊。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黃平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黃平村民委員會,簡稱黃平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黃坪村民委員會管轄原黃平村和原發貢村的發貢、謝家寨、大田、大溝、后壩、陳家寨村民組及原平寨村的箐頭村民組所轄范圍,村委會駐地代家包包。 1961年屬六枝市新場區牛場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新場區高石坎鄉,1991年9月屬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
1961年,建立金家寨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金家寨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平寨。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金家寨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平寨村民委員會,簡稱平寨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平寨村民委員會管轄原平寨村(除箐頭村民組)和原箐腳村下壩村民組所轄范圍。 1961年屬六枝市新場區牛場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新場區代家包苗族鄉,1991年9月屬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
1961年,建立箐腳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箐腳為大隊境內一地名),簡稱箐腳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高石坎。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箐腳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箐腳村民委員會,簡稱箐腳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箐腳村民委員會管轄原箐腳(除下壩村民組)所轄范圍。 1961年屬六枝市新場區牛場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新場區代家包苗族鄉,1991年9月屬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
1961年,建立上官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上官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大箐。 “文化革命”期間更名為大箐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大箐大隊。 1982年12月,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國發(1979)305號《國務院發布關于地名、更名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和黔發(1980)192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補充規定》這兩個文件的要求,將其復名為上官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上官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大箐村民委員會,簡稱大箐村委員會。 1961年屬六枝市新場區牛場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新場區牛場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新場區牛場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新場區上官彝族鄉,1991年9月屬六枝特區牛場苗族彝族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