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三岔鎮,轄吳碧、立遠、東岔3鄉。 1950年,從三岔鎮分出東岔鄉。 1951年,三岔鎮改為吳碧鄉。 1952年,分置太碌鄉。 1955年,合并為吳碧鄉。 1958年9月,吳碧并入葡萄園公社。 1961年7月,設立吳碧公社。 1968年,葡萄公社的一部分并入吳碧。 1983年,改為吳碧鄉。 2004年,撤鄉并鎮時改為麥積區三岔鄉。 2015年,撤鄉設鎮。 |
民國元年(1912年)后,先后隸屬第五區、三陽鄉、沿河城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琥珀鄉,轄及原鳳凰鄉。 1949年,分置鳳凰鄉。 1954年,又置霍李鄉。 1955年,新軍(1952年從鳳凰鄉分置)、霍李并入琥珀。 1958年9月,琥珀又并入新陽公社。 1961年7月,設琥珀公社。 1968年,改名紅光公社。 1971年,復名琥珀公社。 2004年,慶胡、新軍溝和楊家灣并入琥珀鄉。 2015年10月,撤鄉設鎮。 |
清乾隆年間起,為三岔廳屬地,廳治初設境內散岔村,并在利橋筑城設利橋營。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第六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利川鄉。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始設利橋鎮。 1950年,分置為利橋鎮、百花鄉;同年在利橋設三岔區,轄及三岔鎮、東岔鄉、黨川鄉。 1951年,利橋鎮改為鄉,并分置龍門鄉。 1954年,再分置仙坪鄉。 1956年,仙坪復并入利橋鄉。 1958年3月,利橋區撤銷;9月,利橋、百花、龍門合組利橋公社。 1961年7月,設利橋區,原利橋公社分為利橋、西岔、吳家河3公社。 1962年,又分置仙坪公社。 1966年2月,4公社并為利橋公社。 1983年12月,撤銷利橋公社,改為利橋鄉。 2015年10月,撤鄉設鎮。 |
1949年以前,分屬天水縣新陽鎮和秦安縣千戶鎮。 1949年,屬新陽鎮。 1950年,琥珀區轄石洞鄉和五龍鄉,不久五龍鄉并入石洞鄉。 1951年,為石洞鄉。 1958年9月,并入新陽公社。 1961年7月,從新陽公社分置五龍、石洞2公社。 1966年,石洞公社并入五龍公社。 1968年,又并入安林公社部分地方。 1969年,更名五星公社。 1971年,更名五龍公社。 1983年,改為五龍鄉。 2017年1月,撤鄉設鎮。 |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始設黨川鄉。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設三岔區(駐吳碧),轄三岔鎮、利橋鎮、黨川鄉。 1949年8月,仍設黨川鄉。 1951年,設花廟鄉。 1958年9月,與花廟、觀音合并為花廟公社。 1961年7月,恢復3公社。 1966年2月,黨川區撤銷,花廟、觀音并入黨川公社。 1983年12月,黨川公社改鄉。 2017年1月,撤鄉改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