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洲的得名,據故老相傳,很久以前,扶寧崗上有桂花三株,枝葉繁茂,花時清香四溢,便以桂花為名。由于地處水網、河、涌、洲、渚遍布鄉間,“洲”是水鄉的地理特點,稱為桂花洲,代代沿襲,簡稱桂洲。 |
相傳,當時有一位風水先生途徑此地,忽見一只短尾巴的黃隹躍地而起,飛上云間,于是悟出了“上隹”的美稱。因“隹”與“佳”字形相近,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墟市的形成,后來便稱為“上佳市”。因其位于上佳市社區,故名。 |
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容山于明代建村,容山的名字起源于清代咸豐年間,因有容山而得名。 |
1956年成立農業合作社時,以“振興中華”之意定名振華。因其位于振華社區,故名。 |
據《廣東省順德市地名志》記載,東風取東風壓倒西風之意定名。因其位于東風社區,故名。 |
據《廣東省順德市地名志》記載,取葵花朝陽之意定名。因其位于朝陽社區,故名。 |
容新,原為朝陽社區部分轄地,取名“容新”寓意“容奇新區”,故名。 |
據《廣東省順德市地名志》,因地處容桂水道德勝河段北岸,故名。 |
據《順德縣地名志》記載,以往人們用船艇裝運于當地摚撈涌捕捉的魚蝦,都要在此停泊,且俗稱河為滘,曾稱“摚撈”。后因“摚撈滘”的河涌較狹窄,船艇不便行駛,便改稱為“細滘”。 |
原稱善坦,1968年改名紅星,以示革命之意。因其位于紅星社區,故名。 |
據《順德縣地名志》記載,200多年前,是一片沙灘,逐漸沖積成可耕地,稱為“福案沙”。以后逐漸有人定居墾植,形成村落。1958年“公社化”時期成立農業大隊,改名為“幸!,以示幸福之意。 |
取紅旗代表革命之意定名。因其位于紅旗社區,故名。 |
原是零碎的基地,稱為“泗基”,1952年土地改革時改名“四基”。因其位于四基社區,故名。 |
原稱大幅基,意為大塊基地,后取好意叫“大福基”。因其位于大福基社區,故名。 |
因地處容奇、桂洲堤圍最下方,故稱桂洲海尾,后簡稱海尾。因其位于海尾社區,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