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沙縣區夏茂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沙縣區夏茂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古稱“下茂”,相傳隋代胡郡守夏天巡行至此,見其土肥物茂,故取諧音改名夏茂。1973年成立居民大隊,1984年改為居委會,2003年5月改為社區居委會并沿用至今。

夏茂社區 位于夏茂集鎮,轄10個村民小組,696戶1676人。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個體小吃戶、個體工商戶、個體手工戶、個體企業。

東街村位于夏茂集鎮所在地,地處與沙縣毗鄰的將樂、順昌、歸化等各縣的要沖,既是扼守中央蘇區的南大門,又是開展東線戰局的戰略要地。在沙縣蘇區的創建、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占有特殊的地位。距沙縣38公里。總人口3954人,下轄5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095畝,林地面積1.6萬多畝,屬夏茂鎮的第一大村。

中街村位于高速公路出口處,集鎮所在地,轄16個村民小組,648戶、2610人,黨員36人;土地面積6683畝,其中林地面積4760畝,耕地面積1463畝,茶果面積210畝;其中1080人在外經營小吃。我村將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立足村情,精心規劃,扎實工作,力求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取得新突破。

西街村位于夏茂鎮集鎮中心,是集鎮所在行政村,擁有16個村民小組,815戶2780人,黨員43名。西街村全村土地面積9820畝,其中林地面積5625畝,耕地面積1662畝,茶山面積388畝。全村外出經營沙縣小吃人數達到1480人,占總人口的53.2%。2010年西街村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推動村”,榮獲“抗洪搶險救災”先進單位。

俞為姓氏,即因村民多姓俞而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彭梨鄉俞中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夏茂松林鄉。

1962年前屬松林大隊,1962年從松林分出自成大隊。

1984年改俞邦村村民委員會。

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位于夏茂鎮北部,沙將公路沿線,距集鎮約2公里,轄俞邦主村、木窠、枧頭、瓦窯4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266戶961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達400余人,占地面積3409畝,其中,耕地面積837畝,林地面積2572畝,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村莊。

沙縣夏茂松林村位于夏茂鎮北,沙將公路沿線,距集鎮3.5公里。轄松林、大坑、陳厝、岑尾4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368戶1465人,林地面積6061畝,耕地面積1270畝,主要產業有水稻種植、煙葉種植和外出經營沙縣小吃,2012年村財總收入28.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0656元。主要姓氏有鄧、姜、洪、王。古跡有西山巖。

倪為姓氏,因姓倪的人在山上開基建村而得名。古屬十七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夏茂區松林鄉,松林大隊管轄。

1962年分出成立倪居山大隊,1984年改為倪居山村委會。

沙縣夏茂鎮倪居山村位于夏茂鎮西北部,距集鎮約17公里,全村轄1個自然村,2個村民小組,97戶498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近300余人,全村耕地面積398畝,林地面積3270畝,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村莊。

樂為姓氏,即早前由樂姓祖先在此開基定居而得名。古屬十六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夏茂區松林鄉轄。

1958年10月由鄉改為大隊,屬夏茂公社管轄。

1984年更名為樂厝村村民委員會,屬夏茂鎮管轄。

沙縣夏茂鎮樂厝村位于夏茂鎮北部,距集鎮約4公里,全村轄前樂厝、白溪、樟墘、中尾庵、湖婆地5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460戶1698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達400余人,占地面積19736畝,其中,耕地面積1412畝,林地面積12498畝,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村莊。

古屬十六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夏茂區洋元莊鄉。

1958年屬夏茂公社洋元大隊。

1961年分出自成李窠大隊。

1984年改為李窠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沙縣夏茂鎮李窠村位于夏茂鎮西北部,距集鎮約2公里,全村轄前李窠、后李窠、山堂3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307戶1211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達700余人,占地面積4788畝,其中,耕地面積1136畝,林地面積3567畝,住房面積85畝,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村莊。

村民在原財主吳厝甲的曬谷場周圍聚居形成而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彭梨鄉洋元莊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夏茂區洋元莊鄉。

1958年成立夏茂公社稱洋元大隊。

1984年改洋元村村民委員會。

夏茂鎮地處沙縣西北部,毗鄰順昌、將樂、明溪三縣,洋元村位于夏茂鎮東北,距集鎮4公里。轄洋元主村、月邦仔、萬坑、粉干曲、塔邊5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527戶1828人。林地面積6000畝,耕地面積1669畝。

因古時以織布,打草席的人多而得名。古屬十六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夏茂區大布鄉,1961年公社化為夏茂公社大布大隊。

1984年改大布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大布村距集鎮2.5公里,轄6個自然村(大布、坑頭、羅坑、坡角、彭邦、坡下),16個村民小組,756戶2837人。大布村土地面積共11583畝,其中耕地面積1978畝,林地面積7300畝,水庫面積40畝,園林面積340畝,其他1925畝。

因有溪水流向池村是桂口溪的源頭而得名。古屬十五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富口區梨樹鄉,1958年成立富口公社為梨樹大隊管轄。

1961年分出自成大隊,1984年改水頭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駐水頭村。

夏茂鎮水頭村地處夏茂鎮東南部,茂溪河下游,距離集鎮5公里,全村有2個自然村,四個村民小組,120戶,人口482人。全村耕地面積615畝,林地面積5071畝,果園面積440米。水頭村擁有一座庫容量29萬立方米林池坑小(二)型水庫。村黨支部共有正式黨員16名,預備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

夏茂鎮儒元村地處沙縣最大盆地中部,距集鎮1.5公里,轄十二個村民小組和一個新型農民社區,有一所中心完小。人口2818人,其中黨員63人。土地面積4595畝,耕地面積1902畝,以生產水稻、煙葉為主。全村80%村民外出經營沙縣小吃,人均純收入10458元,多次被評為省、市、縣雙文明先進單位。

儒元村自古人杰地靈,人才輩出,現代名人有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經濟學家鄧子基先生,省人大副主任、國家會計學院院長鄧力平同志。

因有上、下兩處水上碓,村建于水上碓邊而得名。古屬十八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富口區上碓鄉,1958年為夏茂公社上碓大隊,1984年改為上碓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駐上碓村。

上碓村距夏茂5公里,轄8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498戶,2316人,村黨支部下設7個黨小組,黨員47名。上碓村全村土地面積17998畝,其中耕地面積1898畝,林地面積16100畝。全村外出經營小吃人數達到1280人,占總人口的55.27%。

因在位于巖石較多山腳下建村而得名。1961年11月成立巖坑大隊,1984年10月改為巖坑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巖坑村位于夏茂鎮西南部,距集鎮13公里,分布兩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5戶,人口426人,其中黨員15人,村民大部份外出開小吃。林地總面積8710畝,其中農田682畝。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乱码字幕综合 | 亚洲乱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小早川怜子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的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 青青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