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雙溪口,后因清朝時村中有個舒姓京官在當地溪口建了一座石拱橋,將姓名刻于橋上改稱舒橋。 |
南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因先人從龍泉遷此地山岙始居建村而得名。 |
因村居位于當地羅西坑西岸而得名。 |
據當地葉氏宗譜記載:先人原居松陽,元朝時游經當地金山下,見此地山青水秀遷此安居,以姓氏取名。 |
相傳早年因此地山上有一座夫人廟稱山名為夫人山,村居以設在夫人山上首稱夫人山。 |
因地勢狹窄形似巷弄,村居位于山澗溪邊一塊大巖坦底(里)頭得名坦弄底,1968年以方言諧音改稱大弄底。 |
先人王烈系周靈王太子晉王子喬之后裔,于宋大觀三年(公元1110年)拋棄榮華至青田十七都玄山之下塵川之濱隱居,寫下:“焉得疏林遠市衢,吟風弄月白云居。縱然有個封斷路,何如床頭兩卷書。”表明心志。后其子王文仕,抗金有功,不幸戰死,封神武忠英烈王,遂改地名倪奧為王奧,后以方言“奧”與“岙”的諧音改稱王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