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街建于1953年,由白云區五山鎮改稱而成。“五山”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所在地被五個山頭環繞,中間形成盆地山塘,人們喻為“五馬飲泉”,因此地形得名“五山”。另一說此地多山,以“五山”泛指多山而得名。2005年,街下轄12個社區居委會,包括:茶山社區居委會、岳洲社區居委會、東莞莊社區居委會、華工社區居委會、華農社區居委會、廣工大(五山校區)社區居委會、瘦狗嶺社區居委會、五所社區居委會、華文社區居委會、農科院社區居委會、白石崗社區居委會、高勝社區居委會。2005年,全街總面積10.59平方公里,總人口95648人,其中常住人口74148人,外來暫住人口215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032人。
五山街內有岳洲路、粵漢路、東莞莊路、茶山路、東莞莊一橫路、長福路、廣園東路、粵墾路、鳳陽路等主要道路;主要公交線路有22路、20路、197路、78路、27路、138路、234路、41路、218路及地鐵三號線五山站。轄區內有茶山新村、五山花園、天一新村、嘉逸花園、半山翠庭、高勝花園、茶山小區、嵩山小區、鳳凰新村、南秀村、南新村、西秀村、東秀村、紅棉苑、春暉苑、半山雍景苑、南門苑、茶景苑、瀚景軒、匯景新城、麗晴軒、九洲文化家園等住宅小區。
建國前,五山地區原是中山大學校區;建國后,五山成為了廣州高校和科研單位密集的地區,也是廣州著名文化街區。
2005年,五山街有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科技干部學院、廣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廣東工業大學五山校區、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廣州市無線電中專學校、廣東省新聞出版高級技工學校、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等院校;有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廣東省鋼鐵研究所、廣州市半導體材料研究所、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廣州軍區聯勤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科研單位;有五山街華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五山街華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五山街五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五山街岳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社區醫院;有省新華發行集團五山書城、石牌新華書店、華工大電影場、華農大電影場、華文學院電影場、五山文化活動中心、五所文體活動中心等文化、體育、娛樂、休閑場所;有華工農貿市場、華農農貿市場、銀河市場、五山購物廣場、世紀聯華超市等大型市場、商場;有西湖苑、竹園賓館、五山旅店、北國湘園、學苑酒店、東莞莊酒店、又德米酒店、活色生香、東園酒家、萬家燈火等旅店、酒店;有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廣東省冶金建筑安裝公司、珠江電信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東方電子聯合有限公司等規模以上工廠企業。此外,街內還有廣州市水利局、天河區公安分局等行政事業機構以及廣東省消防總隊、省軍區東莞莊干休所等部隊單位。 |
建于1960年7月,當時在該地區大規模興建工業區,由東圃鎮劃出員村、程界村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5.371平方千米,總人口59124人,其中常住人口37219人。轄18個社區(二橫路、新村、絹麻、僑穎、天一莊、金蓮、華穎、怡景、員僑、程界西、程界東、東和、美林、新墟、四橫東路、四橫路、新街、昌樂園)。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石東實業有限公司(石東行政村原轄有員村、程界東村、程界西村、甲子村、譚村5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石東村撤村改制,組建石東實業有限公司)。
二橫路居委社區居委會 85550377 天河區員村康湖大街93號103房
新村居委社區居委會 85539742 天河區員村新村53號一樓
絹麻居委社區居委會 85160507 天河區員村二橫路蘭亭街E1座101室
僑穎居委社區居委會 85630260 天河區員村西街6號大院2號102房
山頂居委社區居委會 85648009 天河區員村黃埔大道恒隆街25號
華穎居委社區居委會 38699895 天河區員村一橫路七號大院
南富居委社區居委會 85632810 天河區員村大道怡景大街99號
程界西居委社區居委會 85680856 天河區員村二橫路程界西子富村4街1號
程界東居委社區居委會 38690129 天河區員村四橫路百合院30號102房
美-岸居委社區居委會 85619973 天河區員村椰林路74號
新墟居委社區居委會 85550803 天河區員村五橫路新墟東街二號二樓
四橫路居委社區居委會 85551045 天河區員村四橫路二號大院27號103房
新街居委社區居委會 85530311 天河區員村新街南巷6號101-103房
昌樂園居委社區居委會 85532219 天河區員村昌樂園51號102房
|
車陂街道辦事處于1981年成立。地處天河區東面,管轄的地域橫跨中山大道、黃埔大道,東靠東環高速公路,西至車陂路,南臨珠江,北接廣深高速公路。轄區行政總面積5.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2.5萬人,流動人口約5.1萬人),下轄車陂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原車陂村)與11個社區居委會。
街內交通便利,主要交通干線有中山大道、黃埔大道、廣園東路、車陂路、東圃大馬路、東圃二馬路,有269、548、289、218、517、50等多路公交車路經本街,地鐵五號線(建設中)也貫通本街。 車陂地區是在八十年代初建立起來的典型城鄉結合部。轄內有近萬人口的廣氮社區和車陂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原車陂),主要機關事業單位有車陂街道辦事處、車陂街社區服務中心、車陂街文化站、車陂街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車陂街消毒站、車陂街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站,主要大型商場有東圃供銷社商場、東圃購物中心、摩登商業城、美華超市、港灣超市等,同時還有眾多的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衛生單位,如天翔職中、廣東省培英職業技術中學學校等中專院校以及天河區紅十字會醫院、暨大附屬第一醫院東圃分院、廣州家家樂康復醫院、廣特醫療門診部等醫療機構,還有廣州市十八中、瑪沙女子中學等3所中學、8所小學及天河廣場、美好居、匯友苑、旭景家園等多個住宅小區。街內環境優美,有車陂公園、沙美公園及晴川蘇公祠、石獅山鹿泉蘇公泉文物保護單位。 車陂街黨工委作為區委的派出機構,為了加強黨對社區黨建的領導,統攬社區建設工作全局。建立了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的縱橫結合的黨建工作網絡。縱向,加強對街道黨組織以及新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的全面領導;橫向,增強對社區內各單位黨組織的指導、協調。使社區黨建工作形成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支部為基礎、全體黨員為主體、社區內各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團結奮進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 展望未來,車陂街將以“-”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廣東省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深入開展保持0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跟進落實“八項民心工程”和“十項重點工作”,以“三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打造平安車陂和構建和諧文明社區譜寫新的篇章,為推進天河區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區建設而共同努力! 東圃社區居委會 82300451 匯友苑架空層C3棟1/D至1/F處
西湖社區居委會 82555727 金東花園B棟16棟
天雅社區居委會 82311475 東圃富力新村內
龍口社區居委會 82529791 車陂龍口工業區(一社辦公樓三樓)
西岸社區居委會 82161558 車陂南社南北街4號
沙美社區居委會 82161556 車陂啟明大街南七巷2號
東岸社區居委會 82309340 車陂北正大街24號三樓
美好社區居委會 82579451 中山大道中美好居69號夾層101室
廣氮社區居委會 82326619 廣氮新村52棟2樓
車陂北社區居委會 82187533 車陂北街大崗二巷智景花園78號
|
沙河街道辦事處是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的一個派出機構,行政轄區位于廣州市東北面:東起廣州大道北禺東西路、西至內環路沙河段,南起水蔭橫路與東山區東風公園相鄰、北至廣深鐵路沙河段。轄區面積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五萬,流動人口六萬多,是廣州市四大公路出口之一。
沙河街辦事處歷史悠久,始建于1950年7月,歷經四十多年的變遷和發展,如今的沙河,人氣旺盛、店鋪市場林立、經濟活躍,大中型專業(批發)市場有:萬佳服裝批發市場、濂泉路服裝批發市場、沙河商業一條街、沙河電器城等5個;還有星海音樂學院、廣東工業大學沙河分校等高等院校2所,以及廣東省文化廳、廣州市畫院、廣州市歌舞團等省、市級文化單位6個,此外還有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0多個駐街機團單位。
近年來,沙河街轄區的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等工作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沙河街始終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并重”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積極穩妥地發展經濟,努力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又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城區環境整治、城市管理、安全生產、計劃生育、民政優撫、社區服務等工作。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積極豐富社區文化生活,使得轄區民眾的綜合素質、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得到了極大提高。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沙河街黨工委、辦事處將帶領全轄區人民,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穩妥發展,積極實施“一路四區”戰略,切實依照“二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管理模式,大力推進社區黨建工作,全面深化各項改革,扎實開展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努力實現街道、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始終堅持規劃優先、環境優先、管理服務優先的原則,努力把沙河地區建設成為一個文明安定、舒適優美、繁榮富足的現代文明城區! 沙河街黨工委、辦事處現有領導班子8人,內設科室6個、街道下屬事業單位有5個,這些單位和部門將為您提供方便的辦事指引。如有未盡之處,請您到專門的政府之窗去咨詢。
左竹園社區居委會 87703623 塘寮街21號之一
西街社區居委會 37286271 先烈東路西街4號
先烈東橫社區居委會 87703947 先烈東二橫路2號202房
濂泉西社區居委會 37287991 先烈東路40號
水蔭四橫社區居委會 87556455 水蔭橫路13號56棟1樓
永福正街社區居委會 87256013 水蔭四橫路87號
新一街社區居委會 87253189 新一街5號101房
|
1987年3月20日,成立崗頂街道辦事處,由原沙河鎮劃出石牌村組成,因位于石牌崗頂而得名。1987年8月3日,更名為石牌街道辦事處。2003年,面積4.3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3萬人(含非本地區戶籍人口)。轄21個社區(綠荷、南鎮、朝陽、逢源、南大、東城社區、東海、石東、冠軍、龍口西、松崗、南苑、穗園、瑞華、暨大、華師大、金田、金帝、鴻景園、華標、龍口花苑)。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石牌三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石牌行政村原轄有石牌、新慶村等2個自然村,1997年4月撤村改制)。
石牌街位于天河區中西部,原名崗頂街。1987年3月20日,崗頂街道辦事處成立。崗頂街由原沙河鎮劃出石牌村組成,因位于石牌崗頂而得名。1987年8月3日,崗頂街更名為石牌街道辦事處。2008年,街下轄22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撤村改制公司:綠荷、南鎮、朝陽、逢源、南大、東城、東海、石東、冠軍、龍口西、松崗、南苑、穗園、瑞華、暨大、華師大、金田、金帝、鴻景園、華標、龍口花苑、芳草園社區居委會和石牌三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其中芳草園社區居委會于2008年3月新成立。全街面積4.3平方公里。總人口28萬多人,其中戶籍人口100219人,共26571戶,外來暫住人口118042人,另外還有約65000人為非石牌戶籍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5萬人。 石牌街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全街有主干道路10條。其中,黃埔大道、中山大道、天河路、天壽路、天潤路、天河北路、龍口東路、龍口西路、龍口中路、石牌東路、石牌西路等道路從東至西,從南至北貫通全街。轄內有公交線路幾十條,地鐵三號線橫穿轄區,在轄內崗頂站、華師站停靠。街道西北角靠近廣州火車東站,鐵路運輸十分便利。 石牌地區教育、醫療事業非常發達。街轄內有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西校區、廣東行政學院等高校,有華南師范大學附中、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暨大附中、石牌小學、龍口西小學等中小學校。天河區兩所三級甲等醫院廣州華僑醫院、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都在街轄內。 石牌地區商貿與文化娛樂業十分發達。以石牌西為中心的電腦市場有太平洋數碼廣場、天河電腦城、南方科技廣場、百腦匯、展望數碼廣場等22家電腦城。是珠江三角洲及華南最大的IT產品集散地,匯聚了國內外各類品牌的電腦產品及配件,云集了1000多家電腦營銷商。市場經營面積3.6萬平方米,平時日均客流量6~7萬人。1993年后,石牌西路在廣州科技街的基礎上已經自發形成了經營、銷售電腦產品IT市場群。2003年,由石牌街道辦事處提出打造石牌西路IT商品一條街,目前已成為一條年營業額超過300億元的IT商品一條街,業務遍及東南亞、西亞及非洲地區。2008年,街轄內有石牌農貿市場、肉菜市場等大型市場7個。石牌東商業街是天河區商鋪密度最高、商業氛圍最濃厚的商業街;集文化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天河娛樂廣場是廣州市民喜愛光顧的大型休閑娛樂場之一;摩登百貨崗頂店是廣州市7家金鼎百貨店之一。 街轄內石牌村始建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原名廟邊崗,后因此地有較多的山墳、墓碑、墓道,墓道兩邊有不少石人、石獸等石雕,故名。村內主要姓氏有池、董、潘、陳、冼、謝、羅等,村轄有石牌、東石牌、新慶村3個自然村,其中東石牌村于1965年因暨南大學征用,而搬到現在的石牌村。新慶村于1999年劃歸冼村街。80年代起,石牌村的耕地先后被征用完畢,村經濟逐步轉向物業出租,第三產業代替了農業。 1997年4月,石牌街率先在全區進行撤村改制工作,撤銷行政職能,組建三駿企業集團公司。集團公司下設27個股份合作經濟社。2008年,石牌三駿企業集團總收入25527萬元,比上年增長3.25%。 |
沙東街建于1995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沙東村地區組成,因轄區內有沙東村,故名。街面積2.16平方公里,總人口35500人,其中,常住人口18600人,外來暫住人口17000人。街下轄6個社區居委會:沙和社區居委會、濂泉社區居委會、天平架社區居委會、范屋社區居委會、天河山莊社區居委會、陶莊社區居委會。街轄內有撤村改制公司——沙東有利集團公司。
近年來,沙東街黨工委、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理論、“-”重要思想和黨的-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區委全會的工作部署,以建設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區、實現三個文明同步發展、創建和諧社區為目標,發揚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的精神,認真探索新形勢下街道管理工作新思路,穩步推進街道黨建、城管、民政、計生、經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區服務等各項工作的發展。同時,街道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依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以服務群眾為重點,以居民自治為方向,以維護穩定為基礎,以文化活動為載體,以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為關鍵,努力把城市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現代化新型社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區奠定堅實基礎。
沙和社區居委會 87743945 沙和路17號一樓
天河山莊社區居委會 87747107 華源街5號
濂泉社區居委會 61308595 廣園東路1850號
天平架社區居委會 87730819 沙和路20號之一
天平架社區居委會 87795008 沙和路20號之一
范屋社區居委會 87645361 范屋37號二樓
|
建于1993年8月,由石牌街劃出天河北路南面的地區組成,因主要地段位于天河體育中心南面,故名。2003年,面積2.48平方千米,總人口68468人,其中常住人口51394人。轄15個社區(南一路、育蕾路、體育西、體育東、南二路、南雅苑、天河東、體育村、天河直街、大道中、天河村、天榮、廣和、楊箕、中山一路)。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楊箕企業集團公司(宋朝時期,楊箕村形成,曾名塋基村、簸箕村。建區后屬沙河鎮管轄。2003年1月由天河南街接手管理。1999年7月,原楊箕村撤村改制)。
天河南街于1993年8月由石牌街劃出部分地區組建而成,因位于天河體育中心之南面,故名。2005年,因廣州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楊箕村及中山一路社區居委會劃歸越秀區梅花街管轄,街下轄南二路社區居委會并入體育-區居委會,調整后街下轄12個社區居委會,包括:南一路社區居委會、育蕾路社區居委會、體育西社區居委會、體育-區居委會、南雅苑社區居委會、天河-區居委會、體育村社區居委會、天河直街社區居委會、廣州大道中社區居委會、天河村社區居委會、天榮社區居委會、廣和社區居委會。全街面積2.08平方公里,總人口82426人,其中,常住人口56548人,外來暫住人口27998人。
天河南街位于廣州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區,道路交通四通八達。黃埔大道、廣州大道、天河北路、天河路、體育西路、體育東路、天河東路、天河南一路、天河南二路等道路從東至西、從南到北貫通全街。全街有主干道11條,街巷15條,廣州市地鐵設有2個站,公車線路70多條。
2005年,街轄內有天河城廣場、正佳廣場、時代廣場、宏城商業廣場、維多利廣場、廣州市購書中心、友誼商店、頤高數碼、萬佳百貨、體育東菜市場、體育西菜市場、宏城超市等大型商場、市場;有皇家國際酒店、新天河賓館、廣州華僑友誼酒店、天龍酒店、金來大酒店、天河大廈(以上為三星級)、新疆大廈、廣天大廈、東方明珠酒家、江南漁村、冰花酒店、齊魯大酒店、南方電力招待所、香江明珠酒家等旅店、酒店;有天河體育中心、天河南街文化站、健之海健身中心等文化、體育場所;有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省中醫院天河門診部、東山區婦幼保健院、仁愛醫院等區級以上醫院。此外,街轄內有國家審計署駐廣州特派處、廣東省工商局、廣東省審計廳、廣東省保監會、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供電局等集團單位;規模以上公司企業有廣東粵電集團、廣州市城建總、廣州第一公共汽車公司第五分公司、新福利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市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廣州市設計院等。
育蕾 85597856 體育西路育蕾三街4號
體育西 85517249 六運三街29號102
體育東 87588773 六運七街7號102
南二路 85518930 六運六街27號之2地下
南雅苑 87518510 體育東路6號102
天河東 87505274 德欣街1號之一
體育村 38867221 天河北街7號南側自編1號
直街 38798548 直街體育西苑146號B座地下
大道中 38863852 廣州大道中366號101
天河村 85598060 天河南溪大街10號樓上
天榮 38891742 駿匯大廈中座2樓
廣和 85591606 廣和路15-19號
楊箕 87371040 楊箕泰興直街39號
中山一路 87381477 中山一路楊箕外5號
南一路 85593995 體育西橫街57號首層
|
林和街建于1995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林和村及石牌街、天河南街、沙河街劃出部分地區組成。2003年,街面積3.8平方公里。總人口72671人,其中,常住人口41795人,外來暫住人口30876人。街轄有11個社區居委會:潤和社區居委會、花生寮社區居委會、禺東西社區居委會、德榮社區居委會、僑庭社區居委會、雅康社區居委會、紫荊社區居委會、天壽社區居委會、天河北社區居委會、恒怡社區居委會、天譽社區居委會。街轄內有林和潤楊經濟發展有限公司1個撤村改制公司。
街內有天河北路、天河東路、天壽路、林和西路、林和中路、林和西橫路、林和東路、林和東橫路、廣園東路、天秀路、建材路等11條主要道路;有街、巷30條;廣州火車東站坐落于轄區的北部。主要住宅小區有名雅苑、僑怡苑、怡苑、華康、天河東、紫荊花園、嘉怡苑、信成、遠洋東、遠洋北等10個。
2003年,街轄內主要單位(場所): 院校:解放軍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廣東省體校、廣東省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市幼師學校、市建材學校; 區級以上醫院: 天河區僑怡醫院、天河區婦幼保健院、省軍區第三門診部; 大型市場、商場:僑怡市場、林和市場、花生寮市場; 旅店、酒店:景星酒店(四星級)、明林大廈(二星級)、國茂大酒店(二星級)、日航酒店、健力寶大廈、石牌漁港、廣州酒家。 轄區內還有水利電力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省國土廳、省郵政局、省煙草專賣局、市電信局、鄭州市駐穗辦事處、白云干休所、林和干休所、天河消防中隊等機團單位;有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等科研單位;有廣州市鐵路材料廠、天天食品廠等規模以上的工廠企業;還有解放軍體育學院、廣州軍區體育工作隊、廣州軍區空軍招飛中心等部隊單位。
雅康社區居委會 38804206 信城南街一號104
僑庭社區居委會 38846282 天河北路372號
天河北社區居委會 38815210 天河北路417號101房
天壽社區居委會 38493656 天壽路164號2樓
恒怡社區居委會 38809861 僑林苑70號一樓
紫荊社區居委會 38813078 林和東路133號101號
潤和社區居委會 38817826 林林和南街綜合樓一樓
天譽社區居委會 38852457 林和中路136號6樓
花生寮社區居委會 37235230 花生寮二巷1號之一
禺東西社區居委會 87710435 禺東西路三街9號
經濟科(辦事處副主任辦公室) 38802924 天壽路2-12號朝暉商業中心236號
林和街文化站 38812659 林和街417號
林和街消毒站 38492669/13922751248 天壽路沾益直街1之一102房(水電水利學院內)
林和街環衛站 38845065 天河東路信城小區4號101房
德榮社區居委會 87544006 天河東路262號105
|
建于1995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銀河村和從五山街劃出部分地段組成,因街內有主要街道興華直街、興華路以及興華村,故名。2003年,面積4.288平方千米,總人口66149人,其中常住人口27544人。轄9個社區(燕塘、僑源閣、鰲魚崗、牛利崗、伍仙橋、興華、蘇莊、河水、金燕)。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銀河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銀河村委會原轄有銀錠塘、河水村、馬蹄崗、雞荔村、伍仙僑、蘇莊、牛利崗、鰲魚崗、興華村9個自然村。1999年6月,原銀河村撤村改制)。
蘇莊社區居委會 87643039 銀利街銀利花園115號104房
牛利崗社區居委會 87643103 牛利崗大街一巷五號
興華社區居委會 87226006 馬蹄崗四巷十四號
鰲魚崗社區居委會 87088299 鰲魚崗村四巷十四號之一
河水社區居委會 37391343 河水大街
伍仙橋社區居委會 87056597 廣州大道中雞頸坑30號
僑源閣社區居委會 87291615 瑞心苑會所首層
燕塘社區居委會 87730990 燕塘廣場綠洲閣首層
金燕社區居委會 87040756 燕嶺路224號首層003房
|
棠下街位于廣州市的東部,東起車陂路,西至華師大東圍墻,南起中山大道,北至北環高速路。棠下街建街于1997年,總面積7.42平方公里,人口約28萬,下轄16個社區及棠下、棠東兩個農村改制公司,33個基層黨支部,1000多名黨員。轄內有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科研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等大專院校;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等省、市屬大單位60多個。棠德花苑、華景新城、天朗明居、春江花園等10多個大型居民住宅小區座落其中。
棠下街因轄內有當年毛澤東主席親臨視察而聞名于世的棠下村而得名。選擇毛澤東主席誕辰的12月26日掛牌建街,一則是表明棠下人對偉大領袖的懷念,二則是讓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發揚光大,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棠下街自建街以來,在上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理論為指導,努力實踐“-”的重要思想,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不斷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經過連續10多年的努力,棠下街的社會治安面貌逐日益好轉,群眾安全感逐年增強;城市化建設進程日新月異,衛生狀況良好;兩個經濟發展公司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轉制公司居民生活躍居小康水平;社區建設、管理、服務網絡日趨完善;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逐步加強;群眾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蓬勃發展。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出租屋管理、城市衛生社會化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創出了特色。 2005、2006年連續兩年,在全區街道綜合考核中獲得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華景東 38760239 中山大道華景路62—68 號首層
加拿大花園 85581262 中山大道楓葉路加拿大花園溫哥華閣首層
荷光西 85664892 棠下上社上景園商鋪東1號
荷光東 85664992 棠下荷光路8號金雅苑C座首層
祥龍 85274458 棠下安達大廈
達善 85638682 棠下涌東路棠蓮苑A座首層
棠德南 85651735 棠德花苑棠德南路183號首層
棠德北 38668140 棠德花苑棠德西五街27號首層
郵電 85686694 中山大道郵通公司生活區34棟首層
豐樂 85521532 中山大道西831號側
天安 38892863 中山大道319號天朗明居N1幢首層
棠下外管中心 38324181 棠下村大片北路糧油市場二樓
華景西 85560637 中山大道華景新城疊翠居首層104 |
天園街建于1999年,街下轄10個社區居委會:科韻、腰崗、翠湖、華港、穗東、駿景、東成、東暉、環宇、文昌社區居委會。全街面積4.038平方公里。天園街內有中山大道、黃埔大道、等27條主要道路和街巷41條。
天園街道辦事處地址: 天河區黃埔大道棠石路(錦明街83號)二樓(天河區中醫院對面)
公交指南:程介村-公交車站下車 (可乘坐:20; 23; 43; 44; 53; 92; 137; 139; 140; 218; 243; 245; 261; 278; 292; 513; 517; 518; 541; 547; 548; 550; 562; 568; 大學城4線路) 麥當勞旁入棠石路直走300米左右
駿景社區居委會 文昌社區居委會 科韻社區居委會 腰崗社區居委會 穗-區居委會 東暉社區居委會 東成社區居委會 華港社區居委會 環宇社區居委會 翠湖社區居委會。 |
建于1999年12月30日,由沙河鎮劃出獵德村地區組成。2002年,面積3.1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萬人。轄5個社區(獵德中心、利民、遠洋明珠、譽城苑、南國花園)。轄內3個撤村(管理區)改制公司:獵德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獵德行政村撤村改制)、農林實業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原農林管理區建制撤銷改制。2003年12月,劃入獵德街道管理)、寺右實業有限公司(1986年1月,原寺右管理建制撤銷,組建寺右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3年12月,劃入獵德街道管理)。
利 民 87569610 廣州市天河區獵德水運站二幢111室
譽 城 苑 38740730 廣州市珠江新城海清路9號108
南國花園 38208076 廣州市珠江新城平月路南國花園二街10號A2夾層
遠洋明珠 37585780 廣州市珠江新城華利路21號一樓
獵 德 87580040 廣州市天河區獵德大街3號2樓
|
建于1999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冼村地區組成,因轄區內有冼村,故名。2003年,面積4.07平方千米。轄7個社區(冼村、楊箕東、新慶村、潭駿、跑馬地、金城、金園)。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冼村企業集團(冼村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冼村行政村原轄有冼村1個自然村。1999年6月,原冼村撤村改制)。
冼村街道辦事處1999年12月29日掛牌成立,位于廣州珠江新城,東起員村一橫路,西至廣州大道,南起花城大道,北以黃埔大道為界,總面積4.07平方公里;街下轄1個撤村改制公司(冼村實業有限公司)和7個社區居委會(冼村、新慶村、楊箕東、跑馬地花園、潭駿、金城、金園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0255人,其中常住人口11075人,外來暫住人口2918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890人。 冼村街道辦事處作為天河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政府行使轄區內城市管理、社區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綜合治理、計劃生育、優撫救濟等管理服務工作,協助區政府辦理其他事務等。隨著珠江新城的開發建設,未來冼村街轄區將發展成為廣州市的金融、貿易、文化中心和高尚住宅區,成為廣州中央商務區,市新軸線的中心。
地址:廣州市珠江新城華穗路398號 郵編:510623 聯系電話:38339488
潭駿社區居委會 85270393 天河潭村祠堂邊一號之一
新慶村社區居委會 87566363 新慶村慶德路138號2樓
冼村社區居委會 87504390 冼村東勝大街8號
金城社區居委會 87536537 冼村東勝大街8號
跑馬地社區居委會 85270160 黃埔大道西跑馬地花園凱旋西街三號
揚箕-區居委會 38282046 黃埔大道西30號側 |
元崗街道:建于2001年10月30日,由沙河鎮劃出元崗行政村組建而成。因轄內有元崗村,故名。2003年,面積3.23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4萬人,其中常住人口8000多人。轄5個社區(上元崗、下元崗、中人、南興、天源)。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元崗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元崗村撤村改制組建公司)。
以原元崗村所屬范圍為基礎,南從沙河涌與興華街交界點起,沿廣汕公路南側路面向東至環城高速公路與廣汕路交點,轉向東北,沿廣汕公路東邊路基,到市中級人民法院靶場路口(自編粵華路)向西北,沿小路上山,沿與龍洞村的山脊分界線到龍洞石場,轉西沿與白云區交界線到廣州客車企業集團公司西南側轉接沙河涌,沿涌接環城高速公路轉東南到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路口。
下元崗社區居委會 37085103 元崗公園旁1號
中人社區居委會 87052283 上元崗中成南路53號
南興社區居委會 37084136 南興花園聚欣軒首層
天源社區居委會 37084117 下元崗東大街14號
上元崗社區居委會 37080458 上元崗大街8號 。 |
名稱來歷 黃村街因轄區原為黃村地區,故名。黃村,因轄地黃姓人居多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天河區東部。形似長方形。東起鐘嶺、馬墳山,與珠吉街鐘嶺、大靈山相依,南達中山大道中,與前進街相連;西到車陂涌,與車陂街、新塘街相接;北至橫崗涌、大觀街,與新塘街相鄰。街道辦事處駐地2003年從黃村大道1號遷往黃村荔苑路5號,郵政編碼510660
政區沿革 建于2001年12月,主要由東圃鎮劃出黃村地區,由車陂村劃出車陂化工廠地區、由前進村劃出龍水埗地區組成。轄下有黃村和大觀村兩條自然村。黃村村委會于2002年12月撤銷,成立黃村實業有限公司。
政區劃分 街下轄江夏、荔苑、天雅、黃村西、康城,體委基地、大觀、龍步、廟元9個社區居委會和黃村實業有限公司。
人口面積 2011年常住人口2 .95萬人,戶籍人口1.84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0 .488萬人。2011年人口出生305人,出生率1 6 58%,自然增長率15.52%,計劃生育率97. 44%。2011年面積6 .05平方千米,其中黃村村址面積約1平方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