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同安區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同安區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大同街道面積19.5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0361人。社區9個:同新、西安、三秀、后爐、溪邊、城西、鳳山、北門、西池;村委會9個:田洋、古莊、朝元、東山、頂溪頭、碧岳、東宅、下溪頭、康潯。[1]

-

街道概況

  大同街道辦成立于2001年6月8日,位于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廈門市同安區城區,是同安區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 ,也是國道324線、省道205線(漳、廈、泉)的交通樞紐。街道轄有9個社區居委會和9個行政村,現有常住人口 60362人,外來人口約20000人。人文自然景觀多,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古城建筑東西長而南北狹,狀如銀錠,故稱“銀城”。境內青山如屏,綠水環抱。城北的大輪山狀如車輪,氣勢磅礴;城東的梅山似九龍矚目,直瀉大海。閩南古剎梵天寺香火鼎盛,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善男信女,或進香朝覲或登山攬勝;孔廟建筑群、石雕園集古代建筑、石雕藝術之精華;博物館展示了同安悠久燦爛的文明史;蘇頌科技館薈萃歷代同安人的智慧;雙溪公園綠蔭掩映、水榭亭臺玲瓏剔透。[2]

-

投資環境

  大同街道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公路四通八達,水電供應充足,通訊設備先進,各種服務設施配套齊全。從大同出發,東上泉州71公里,西進漳州68公里,南到廈門35公里,乘車到廈門國際機場、東渡集裝箱碼頭、廈門火車站只需半小時左右。轄區內有11萬伏輸變電站,又有日供水4萬噸的梅山自來水廠,水電供應充足。目前已實現電話程控化、傳輸數字化,可提供便捷的通訊和郵政服務。[2]

-

優惠政策

  大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簡化辦事程序,采取優惠靈活政策,實施項目領導掛鉤跟蹤責任制,提高服務水平,為引進資金、項目、人才提供最便利的條件;同時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保護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創造了良好的軟環境。[2]

-

城北工業區

  大同(城北)工業區位于同安城區北側,跨屬大同街道東山村和田洋村,東臨同南公路(同安—南安),南鄰郊邊、石門兩個自然村,往西直抵朝元—田洋公路,南與同安東山輕工業園相接,北與惠爾康食品公司相毗鄰。工業區總用地規模93.6946公頃,南北縱深1600米,東西寬300米—550米。工業區現有惠爾康食品有限公司、高時石材(廈門)有限公司、三得興制衣有限公司、定鑫實業有限公司等多家內外資企業。[2]。

 祥平街道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面積29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2159人。社區4個:西溪、陸豐、祥平、 祥橋;村委會9個:過溪、杜橋、西洪塘、西湖、鳳崗、溪聲、卿樸、陽翟、瑤頭。街道成立于2001年6月,是同安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街道地處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廈門同安區南部,國道324線、省道206線、福廈高速公路和同集快速道貫穿全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區域總面積29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4.2萬人,暫住人口近3萬人,耕地面積1.00萬畝,林地面積8020 畝,海岸線長約5公里。全街現有黨總支(支部)15個,黨員1176人,其中農村黨員1105人。街道社會事業全面和諧穩定發展,先后榮獲“省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市平安街道”、“市城市市容管理先進單位”、“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市僑務系統先進集體”、“市征兵優撫安置工作先進單位”、“區招商引資工作優秀單位”、“區財政工作先進單位”、“區計劃生育工作先進街道”、“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單位”、“區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

經濟發展

  近年來,祥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堅持以- 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帶領全街干部群眾,以壯大街道經濟為主線,以推進市、區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搶抓機遇,克服困難,主動作為,奮力拼搏,街道經濟社會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街道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2004年街道實現預算內財政收入4301萬元,完成企業總產值20億元,比增24.8%,其中工業總產值18億元,比增26.5%,農業總產值6983.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9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6元。今年1-5月份街道已實現財政總收入3539.4萬元(其中國稅部門征收1817.2萬元,地稅部門征收1722.2萬元),完成企業總產值16億元。2009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8.3億元,財政總收入2.45億元,街道可支配收入11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662元,

-

轄區狀況

  轄區內有城南工業區、廈門火炬高科技園區,有內外資企業337家(其中外資企業114家)。與此同時,街 道不斷推進城市化建設進程,抓緊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目前,轄區內不但匯聚著區行政中心及區公安、檢察、工商、稅務等單位的辦公場所,而且位于轄區內的同安污水處理廠、同安體育館、市第三醫院等公共設施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公園、社區服務中心和文化中心等生活配套設施也正在抓緊興建;同時農村村村通公路、農村自來水工程全面鋪開;房地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大唐、蕓溪、毅達、華清等規模較大的房地產項目的相繼開發建設,不但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環境,提高了城市品位,而且帶動了餐飲、娛樂、商貿、中介等第三產業的繁榮發展;廈門第二外國語學校、廈門同安啟悟中學、同安第一實驗小學分校、同安第二實驗小學、雅麗中英文幼兒園等設施完備的多所中小學及幼兒園更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

  新民鎮位于同安城郊西南側,北鄰祥平,南臨集美,東邊西柯,西接蓮花、鳳南。鎮域面積51.2平方公里,下轄烏涂、梧侶、后宅、四口圳、湖安、禾山、西塘7個社區及柑嶺、湖甘、溪林、洋厝埔、西山、蔡宅6個行政村。人口30939人,外來人口近4萬人。已建立40個黨(總)支部,其中非公企業黨支部23個,共有黨員999人。地處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交通四通八達,福廈鐵路、福廈高速公路、324國道、同集公路、同蓮路穿鎮而過。鎮區東、南以平原為主,西、北則多為丘陵山地,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分山地、丘陵和平原三個部份。最高峰是大西山,海拔高度324米。

  新民鎮人文自然景觀多,是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境內大西山、小西山、石佛山、康山以及虎頭山等青山如屏,綠水環抱。尤其是大西山的白云巖、石佛山的慈云巖香火鼎盛,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善男信女,或進香朝覲或登山覽勝。為了切實開發利用大西山的自然景觀,已在大西山建設上山路徑,而且還提供了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較好的休閑環境,成為同安市民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成為同安區的城市公園。

  幾年來,新民鎮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以“以工業立鎮、工業強鎮”作為發展定位,主動對接廈門市區總體規劃布局,主動承接島內產業轉移升級,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再加上鎮地域廣大,宜于規劃和開發,容納性強,幾個工業園區已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得可喜的成效,吸引著內、外資企業“奔赴”新民,增資比重和落地速度都創造了歷史新紀錄,呈現出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如虹氣勢、強勁態勢與良好的趨勢。已有8個村(居)涉及開發區建設,現有同安工業集中區、廈門食品輕工業園區、城南工業區以及華誠工業片區,基本形成以食品、電子、皮革、紡織為主導的大型工業綜合產業區。工業經濟比重大,2006年全年工農業總產值22.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0.8億元,財政總收入為4132.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40元。

  新民鎮政府充分利用同安工業集中區的優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培植增收亮點;增強壯大勞務輸出產業,至2006年,共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人2388人次,轉移3946人。提高農民的非農收入和農村城鎮化水平,夯實增收基礎;努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開辟增收渠道;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全鎮干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有針對性地采用政策宣傳、說服教育、示范引導、服務扶持等方式推進農村工作,基本實現了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扎實推進城鄉社會發展一體化。

  特別是自2005年以來,新民鎮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初步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城鄉聯動、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發展農村生產力,突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全面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傳統村落向農村新社區轉變,傳統農民向專業農民和現代市民轉變,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西柯鎮自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設置廈門同安縣以來,行政區劃都隸屬同安。宋代以后,主要區域都屬永豐鄉從順里,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劃為第一區,定名為瑤崗鄉,后更名為康樂鄉,1959年2月改為策槽公社,1984年因鄉政府駐地在西柯村,遂改名為西柯鄉,1991年撤鄉建鎮。

  西柯鎮位于廈門市同安區南部,南與集美區接壤,北連祥平街道辦事處,福廈高速公路、同集城市快速道穿越鎮境,是進入廈門經濟特區的重要門戶。

  西柯鎮地形自同安城由北向南呈扇形散開,南臨大海、西傍天馬、美人兩山,東與古鎮馬巷隔海相望,依山傍海,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總面積39.6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7公里,擁有灘涂17773畝,淺海水域14736畝。轄有浦頭、西浦、埭頭、下山頭、西柯、呂厝、丙洲、官潯、美星、潘涂、洪塘頭、后田等12個行政村,共151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4033人,外來人口7500多人,村兩委成員86人。

  西柯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便捷。鎮區距廈門市區僅15公里,距廈門國際機場10公里,距集美火車站5公里,是同安區最靠近廈門特區的鄉鎮。穿鎮而過的國道324線、福廈高速公路和同集城市快速道及西福公路、同(大同)丙(丙洲)公路等五大公路,縱橫交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網,水路有2座碼頭,其中丙洲碼頭可停泊千噸貨輪。

蓮花鎮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西北部,東鄰同安區汀溪鎮,南通集美區,西接漳州長泰縣,北連泉州安溪縣,是西北部進入廈門經濟特區的綠色北大門。轄區面積196.4平方公里,人口3.4萬人,轄有19個行政村。全鎮擁有山地20.6萬畝,耕地2.8萬畝。全鎮基層黨支部24個,黨員總數1192人。2005年實現社會總產值5.96億元,財政總收入13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38元。
洪塘鎮位于同安區東面,屬城鄉結合部。東北面分別與翔安區馬巷鎮和新圩鎮交界,西面與祥平、大同街道毗鄰,北面與五顯鎮接壤,總人口30823人,16個行政村,轄區面積37.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594畝,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9.2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96億元,農業總產值1.26億元,財政總收入1939.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26元。
汀溪鎮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北部,北與泉州市安溪縣毗鄰,東北同南公路聯通南安市,是進出廈門特區的北大門。轄區面積155.85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人口19000人,是廈門市典型的山區鎮、老區鎮。

汀溪氣候宜人、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物產豐富,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帶,全鎮森林覆蓋率達68.7%,水資源豐富。轄區內有廈門市最高峰云頂峰海拔1175米,有高山出平湖的汀溪水庫,宋代行銷日本的珠光瓷古窯址,朱熹遺跡文山石刻,明代抗倭古堡,畬族八卦古樓,龍眼、荔枝、柑桔、蜜柚等馳名海內外的果蔬遍植,褒美芋頭、路下生姜、堤內茭白、汪前鹽蔥、造水生態玉米,讓人難以忘懷。

五顯鎮位于同安區東北隅,北鄰汀溪、南安,南鄰洪塘,東連翔安新圩,西接大同城區。同新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

  全鎮陸域總面積73.8平方公里,轄有15個行政村,95個自然村,172個村民小組,人口3.46萬人,耕地面積2.89萬畝,山地面積7.12萬畝,有林面積6.6萬畝。以種植水稻、花生、蔬菜等經濟類作物為主,盛產龍眼,史譽“果園”。擁有四林、西洋、布塘三個鎮級經濟開發區。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不卡AV网在线播放 |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区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 在线观看你懂的欧美网站 | 日本激情猛烈在线看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