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渡街道轄5個社區居委會、16個建制村,總面積53.14平方公里,總人口5.02萬人,辦事處駐上梅東路(原上渡管委會駐地)。原上渡辦事處代管的望城、橋東、唐家嶺、新城4個社區居委會,上渡、鐵牛、資源、七里沖、塔山、白沙、資江7個建制村,連同原上梅鎮的新園社區居委會和勤儉、勤三、梽木山、天竺、娘家、青云、金子山、興嶺、堤上9個建制村成建制合并,設立上渡街道。……。 |
上梅街道轄15個社區居委會、11個建制村,總面積42.99平方公里,總人口8.58萬,辦事處駐迎賓路(原上梅鎮人民政府駐地)將原上梅鎮的青石街、工農河、永興、崇陽嶺、十字街、玉虛宮、跑馬嶺、北塔、工農、梅樹、立新橋、福景山、坪山垅15個社區以及紅旗新村、毛家垅、花山、下田、鴻興、集中、新渡、北渡、和興、花園、江溪11個建制村成建制析出,設立上梅街道。境內羅盛教紀念館、北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廣……。 |
因駐地楓林村,村旁邊過去楓樹成林,故名。楓林街道轄7個社區居委會、9個建制村,總面積49.5平方公里,總人口5.36萬,辦事處駐楓林新村;將原上梅鎮的火車站、五里亭、華新、上田、燎原、新田、馬鞍山7個社區居委會,以及星月、洪大、楓林新村、接龍、萬家橋、大水坪、新塘、黃龍、向榮8個建制村析出,設立楓林街道;……。 |
洋溪鎮位于新化縣西南部,距縣城15公里,省道1808線貫穿境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總面積13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萬畝,全鎮轄四個管區、61個村、3個居委會、67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1萬人,1996個被列為全省農村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洋溪鎮物華天寶,白塘管區的的煤礦年產量達3萬噸;蒼溪管區的竹、木資源豐富,“玉蘭片”加工歷史悠久,暢銷全國各地;綠源食品公司生產的“梅山”牌板鴨、……。 |
新化縣轄鎮。1949年屬吉鵝鄉,1951年10月為六區,1954年改橫陽區,1958年撤區分建太陽、橫陽公社,1969年恢復區的建制,轄太陽、橋頭、三塘、橫陽4個公社,1984年改鄉,同年橫陽鄉改孟公鎮,1995年太陽、橋頭、三塘3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7公里,面積114.4平方公里,人口6.5萬。湘黔鐵路和新(化)安(化)、橫(陽)白(溪)、孟(公)三(塘)公路過境。轄大樹廟、坪砥、大……。 |
白溪,古稱北溪,以北臨溪水諧音得名。明代,屬新化縣石馬三都。清代,屬時雍團。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太和、禮智2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時雍鄉白溪、富溪、舊縣、大陂、鵝溪5村。1950年,屬新化縣第七區(后改為第十三區)白溪、富智、青荊、灣塘、舊大、鵝溪、洞上、十茶8鄉。1956年,設白溪鎮,屬白溪辦事處白溪鎮和灣塘、何家、檀山、鵝溪、橫巖5鄉。1958年,屬白溪公社。1961年,……。 |
新化縣轄鎮。1984年析出滑石、鵝塘公社16個村建鎮,1995年滑石、大石、鵝塘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面積153平方公里,人口6.3萬。湘黔鐵路過境,新(化)坪(口)公路經此。轄段家、太平、雙何、大石、新開、新田、新民、江西、粗石、架橋、株溪、鐵山、鐵石、尖峰、小桃、尤家、雙佳、七一、小水、滑石、鄧家、橫陽、蘇俄、陳家山、雙蹄、鳥山、新鵝、利興、天馬、西河、東河、鵝塘、興林、柘木……。 |
行政區劃 瑯塘鎮位于新化縣西北邊陲,濱鄰資水,毗鄰安化縣,與溆浦縣接壤,距離縣城4-公里,F轄50個行政村和2個街道居委會,共519個村(居)民小組,總面積12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0403畝(水田2200畝,旱土8430畝),水面面積54000畝,總人口5.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萬人。鎮政府機關設印雙村。 交通便利 電氣化湘黔鐵路復線穿境10余公里,設有團結山火車站,邊界設有安化……。 |
新化縣轄鎮。1949年屬遵義鄉,1950年為六區,1952年為十一區,1957年撤區劃分為爐觀、云溪、青山3個鄉,1958年建爐觀公社,1961年置爐觀區公所,1984年復置鄉,1995年并爐觀、云溪、青山、石新4鄉為爐觀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116.5平方公里,人口6.1萬。湘黔鐵路、新(化)云(溪)公路橫穿鎮區。轄白鵝、思禮、長升、長田、跳石、石溪、石巖、爐觀、蘇源、石坪、橫巖……。 |
圳上鎮地處我市西端,國家級森林公園大熊山東南腳下,與安化縣洞市、樂安兩鄉鎮毗鄰,國土面積264平方公里,全鎮設71個村、一個居委會、6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3萬,全年工農業總產值達3億元,是我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活力較強、人文特色最鮮明的鄉鎮之一。 圳上系蚩尤故里,曾是蚩尤帝活動的核心區域,這里種靈毓秀,人杰地靈。原黃埔軍校教育長、代校長方鼎英、華夏名將陳正湘、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 |
桑梓鎮是1995年新化縣撤區并鄉后經省市批準的建制鎮,位于資水中游,省級公路1808線中段,新化縣東部,素有“新化的東大門”之稱,轄區面積151.52平方公里,下設桑梓、坪溪、枯古三個管區,46個村,總人口62000人。桑梓,源遠流長。相傳“桑梓”在元代稱“鴻鋪”,明朝初年,有一謝姓青年退伍回歸故里發現父母雙亡,唯有從軍前于屋前植下的桑樹、梓樹生長茂盛,不勝傷感,便以二木為尊,祭奠不息。新化縣令聞……。 |
溫塘鎮位于新化縣東北方,鎮址溫塘村,距縣城45公里,東、南與漣源市、冷水江市接壤,西、北與本縣田坪鎮、坐石鄉、桑梓鎮毗鄰,50個行政村,12634 戶,54285人,國土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山林面積89822畝,耕地面積44103畝,其中水田24645畝,旱土16458畝。 境內石灰巖分布廣泛,地表起伏大,最高海撥903米,最低海撥387米,年平均氣溫19攝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400-1……。 |
我鎮位于新化縣城西南,南濱資水,與冷水江市接壤,西傍天龍山,與新邵縣毗鄰,是新化的南大門。轄潮水、化溪、天龍山3個管區,43個行政村,535個村民小組、5.6萬人。鎮政府機關設石沖口村,距新化縣城10公里。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1萬畝,林地面積2萬畝。 交通、電訊、文化我鎮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湘黔鐵路、省道新邵線及資水“黃金水產”貫穿境內,高標準油砂路石冷公路、石維公路縱橫交……。 |
一、游家鎮位于新化縣城北部,距縣城14公里,總面積145平方公里,轄烏石、游家、白沙、栗山、東嶺五個管區,共74個行政村(其中2個居委會),總人口6.7萬人。鎮機關下設主要站所有:財政所、民政所、計育辦、計育服務所、企業辦、庫建站、農業站、林業站、國土所。二、游家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縣道新白公路、新鄧公路夾資水兩庫,縱貫全境,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柘溪大壩建成后,有庫區水淹村31個,游家鎮的稻花魚、天……。 |
曹家鎮地處湘中新化縣東郊,距縣城 3公里。全境總面積1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萬。鐵路運輸十分方便,東至上海,南下廣州,西行昆明,北上北京,快車、慢車川流不息。公路網絡發達,217省道穿鎮境中部,南至長沙,西達昆明?h級公路沿江大道與鎮村公路首尾相通。水利便利,湖南四大河流之一的資江傍繞全鎮,上游至邵陽等市,下游至益陽、洞庭湖直抵武漢市。通信網絡有移動、聯通兩大公司設有基站。本鎮工業開發較早,六十……。 |